立足“四知” 做“厚”课堂
——对构建“试卷讲评课型”模式的探讨
琼海市华侨中学 吴荣
关键字: 新课程改革目标 试卷讲评课型
知己知彼 知果知因 知前知后 知点知面
试卷讲评是高考复习的关键环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试卷讲评实现的,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但据笔者了解,目前的试卷讲评大多数仅是“就题论题”,学生通过试卷讲评所掌握的仅仅是“这个题目”的答案,知识是零碎的,不能形成系统,学生在零散的知识面前显得孤单苍白,课堂单薄,复习仅仅是“简单重复”,从而造成高耗低效。笔者认为:通过试卷讲评,不仅要做到解决问题,弥补不足,更要达到巩固已有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生成解题能力的目的。试卷讲评课应该体现出它的系统性、综合性、信息性,也就是说,试卷讲评是一个夯实、整合与拓展的过程,试卷讲评课应该厚实起来。因此,在试卷讲评中应做到“四知”,即知己知彼、知果知因、知前知后、知点知面。
一 知己知彼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教育向学生生活回归,是目前一些国家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而关注学生,一方面,我们要思考把儿童从大人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关注学生认识世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倾向,作为教育评价体系的关键,试卷讲评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解决试题中的问题,二是解决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因此,作为试卷讲评的主导者,教师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所谓“知己”,是指教师要知道试题的答案和命题者的意图,做到对题目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这样可以讲“清”,这是对讲评试卷的基本要求;所谓“知彼”,就是要知学生,要了解学生答题的状况、答题的心理,要分析学生的知识构成和能力层次,寻找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障碍和漏洞,从而使试卷讲评具有针对性,突出重点,避免千人一面;同时也为进一步选题,跟进训练找到了根据。例如,进行“仿句训练”时,有这样的题目:
在画线部分填入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勇于直上云霄的海燕;尝试是 , ;
尝试是 , 。
如果单从“知己”的角度而言,这类题目讲解起来比较简单:在修辞上要求用形象的事例解释“尝试”,句式上要与上面的例句协调起来。但如果真正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思考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吻合,以下是学生回答的两组例句:
第一组:⑴尝试是波涛汹涌时,敢于透出水面呼吸的巨鲸。
⑵尝试是雨过天晴时,天边露出的第一轮日出。
⑶尝试是炎炎夏日,飘落大地的雪花。
⑷尝试是狂风暴雨中,躲在屋檐下的燕子。
⑸尝试是狂风四起时,怯于展翅的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