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建议安排1课时)
[学法导引]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是一篇具有强烈鼓动性的充满激情的散文,作者用江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用旅行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用崎岖险阻的道路比喻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用黄河长江比喻我们民族的精神……语言生动形象,说理透彻,题目的意思是指在国难当头,中国人民更要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冲破艰难险阻,永往直前。
学习本文首先要弄清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份、经历,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其次要在反复的朗读中体味作者豪迈乐观的思想的感情,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再次要了解本文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话。
[典题例析]
例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状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1.请写出第一句话的本体和喻体。
2.为什么说在这一段道路上,亦有奇绝状绝的景致?请结合有关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认识。
3.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4.最后一句话中的“雄健的精神”具体指什么精神?
解析:第1题考本体喻体分析,第2题考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第3题考关键词语含义分析,第4题考对全文主题的理解。
[课时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浊流( ) 崎岖( )( ) 一泻千里( ) 阻抑( )
逼xiá( ) cóng山jùn岭( ) ( ) zhúo流( )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2.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3.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4.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三.填空。
1.《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 (体裁)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本文题目的含义是:
2.本文作者 ,字 ,河北乐亭人,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 和 。
四.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请写出下列比喻句的本喻或喻体。
1.用长江大河比喻:
2.用“浩浩荡荡”比喻:
3.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
4.用 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5.用 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五.在汉语中,有一类运用动物来比喻某些人的三字格汉语,既精炼形象,又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