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学七年级语文实践活动概述
天津中学 王津晶
一、 开展课前五分钟讲演活动:
七年级上学期为配合记叙文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开展了每节课前的五分钟讲演活动。规定学生所讲体裁须为记叙文文体,内容是介绍中外文学家的趣闻轶事,并且要求学生在讲完故事后用三言两语对所讲人物的其人其事进行议论评价。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述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也使他们有意识的练习表达个人观点认识,为写作多种表达方式融合的复杂记叙文打下基础。
本学期伊始,通过分析教材特点,我们确定以说明文文体为训练重点。同时,考虑到学生年纪小、对说明文比较生疏等实际情况,我们将讲演体裁确定为事物说明文,即以说明文的形式介绍一种具体事物,说清楚该事物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我们还考虑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觉得可以借此机会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增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因而我们要求学生所讲的事物必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于是,学生们利用每节课前的讲演时间既练习了说明文的表达,又见识了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梅兰竹菊等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瑰宝,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发现学生渐渐克服了在众人面前讲话的窘迫感,变得自信起来,同时每次讲演后,老师同学的评论也为他们下一次改进与提高起到了指导作用。许多学生带给我们以惊喜,他们不仅认真准备稿件,而且还制作了幻灯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讲演,直观而生动。
二、 创办《雏鹰报》:
从学生一入学,我们就在年级中倡导并开办了完全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编辑、出版的《雏鹰报》。
办报的初衷,是希望为学生提供一块语文实践的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并为学生搭建吐露心声发表习作的平台。
这份月报从拟定报头、成立总编室开始就由年级中一些爱好文学并有着一定文字编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