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的尝试
作者:哈师大呼兰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刘英彬 时间:2005/10/10 12:03:1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376
第一个结合: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这点主要从三方面来谈)
首先, 根据课文联系,开展实践活动。如在教第一册第四单元《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山市》等课文时,我根据课文间的内在联系,有意识的安排“探索自然奥秘”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搜集资料等方式,发现身边的自然现象,探索内在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浓厚兴趣。
其次,挖掘文章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⑴学完《斑羚飞渡》后,我启发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我们人类,使斑羚身陷绝境;正是我们人类,使世界上许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看一下我们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现,空气不再清新了,河水不再清澈了,小鸟飞走了,沙尘暴来了……爱护动植物,就是爱护自己;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请以《救救X X》为题,写一篇作文。” ⑵同时调查人与环境的问题,组织学生收集材料编辑《我与自然》手抄报,宣传环保知识;⑶还组织学生利用休息日调查校园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出治理方案,撰写建议书,寄给有关部门。
第三,结合阅读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我让学生通过演课本剧、做游戏、课堂竞赛、动手实验、读书交流、办墙报和手抄报、实话实说、答记者问、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实践活动来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让学生编写课本剧,并自导自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个结合:结合校园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对于校园生活是十分熟悉的,所以我把学校举行各种类型活动,当作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最佳时机。
作法一, 协同学校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我校团支部每月都有主题活动。例如结合三月份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校园中的不安全因素 ,再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大人等方式找到最佳整改方案,集体交流,发出倡议书。这样,既加强了语文与美术等各学科间的渗透沟通,又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画的综合能力。
作法二,利用先进的电教手段、萧乡校园文学、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资源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在阅览课上,学生收看了《新动物世界》后,对生物与大自然的兴趣倍增。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自由合作,搜集所喜爱的动物的各方面的资料,图片,归类整理,然后进行展示交流。 我所指导的作文有多人次在《萧乡校园文学》上发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03年9月15日,我班周大龙同学的校园情景剧《换座风波》在省电视台“小天鹅”节目中播出,当时参演的三个主角周大龙、孟宪佳、万忠南三名同学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呼兰一中。
第三个结合:结合社会现状,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针对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的现状,我们开展了“谁说我不在乎”的倾情诉说活动,让学生扮成单亲之家孩子的角色,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并联名起草了一份《致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印发给所有家长。这样做,使学生了解了家庭和社会现状,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浓厚兴趣是前提。 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话题、偶像人物才是好的活动素材。如开展“我也追星”活动,学生积极性高涨;在“端午节”前,学生热情地投入到查阅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词当中……这样,学生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而且丰富了知识储备,使其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 生活体验是根本。语文实践是在不断的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体验也能照亮实践语文的道路。因此,我十分注重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根本,不搞形式主义。
三.持之以恒是保障。语文实践活动最忌讳的是一日暴十日寒,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在座诸位批评指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