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教学的功用与策略
- 资源简介:
约2770个字。
日记教学的功用与策略
曹公奇
日记是一种带有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题。它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可以绘景;可以记述活动,可以联想想象,可以发表议论,可以抒发感情……总之,凡是自己在一天之中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完整,或片段,甚至是只言片语,都可以成为日记写作的内容。
日记内容丰富多彩,篇幅可长可短,形式自由灵活。将日记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特别是利用日记加强写作教学,无论是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写日记可以培养观察能力。要写日记,就需要对生活进行观察,平时做个细心人,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处景,每一种物,特别是要注意观察这些人、事、景、物各自独特的特点,这一个与另一个的区别。比如人,不仅要留心观察这个人的衣着、外貌特点,还要留心这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等,更要通过外在的表现揣摩分析这个人的心理、性格特点。观察贵在认真仔细,特别是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朱自清说:“写日记,要把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易放过,这样才是好的。”把每天这样的观察记录下来,就是日记最好的内容。长此以往下去,就能够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迅速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写日记可以锻炼思维能力。一天之中,人们所做所见所闻的事情很多,如果不用日记记录下来,一般也就会很快遗忘。要用日记去记录,就必须有思考,就要想想看到的、听到的或人、或事、或景、或物的特点,与别的人、事、景、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或者更深层次地去思考探究这些事物形成的原因、发生的情景,发展的过程,将来会有怎样的结果,会有什么影响等等。这样,经常思考,反复思考,也就养成了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久而久之,思路就会宽阔、清晰,思维就会敏捷、丰富。
写日记可以养成创新能力。对自己所见所闻的事物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就会不断加强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通过对事物的深入思考,逐渐学会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看法和见解,逐渐学会自己深入分析问题,圆满解决问题,不再是随波逐流,不再是人云亦云。记录自己思考的过程,其实又是一次再深入的思考,对事物可以进行更全面、更周密、更透彻地再思考,从而完成自己思维的记录。这样,对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逐步养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