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七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19小题,约5910字。
常州市七校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3.3.18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写在方框内。(2分)
常州篦箕巷,沿运河而建,自古就是商lǚ( ▲ )云集之地;所产梳篦屡获大奖,chí( ▲ )名中外。常州梳篦,选料坚韧而富有弹性,齿面光洁,齿尖吃发,利于梳理按摩。可梳zhuānɡ( ▲ )打扮,可收藏馈( ▲ )赠。工艺篦雕镂( ▲ )各种图案,画面赏心悦目,刀法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常州梳篦博物馆》)
汉字 注音
2、默写。(8分)
(1)曲径通幽处, 。
(2) ,乾坤日夜浮。
(3)请默写出《黄鹤楼》中的任意两句:“ __________ ”
(4)晚年手不释卷, ,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之竟日。(《宋史•赵普》)
(5)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 ,哼都不哼一声。
3、下面对《鲁滨逊飘流记》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逊热爱航海,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幸好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贩买奴隶,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B、《鲁滨逊飘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爱航海,性格坚毅,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他曾救下一个土人,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仆人和朋友。
C、《鲁滨逊飘流记》记述了鲁滨孙遇险后在荒岛上生活的情景,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D、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逊,看到一群野人正在围攻一个逃犯。见此情景,鲁滨逊拔枪解救了他,并给他取名“星期五”。
4、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一年之季在于春,在生机盎然的三月里,众多朝阳中学的莘莘学子和英语节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每天中午,轻快悠扬的英文歌曲都会飘动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同学们手拿歌词,兴致勃勃地浅吟低唱……通过精心地准备,使一幕幕精彩异常的课本剧,一首首委婉动人的英文歌曲,一次次慷慨激昂的脱稿演讲,赢得了观众和评委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随着30日中午九年级各班“小小书法家”获奖名单的确定,英语节也顺利结束落下了帷幕。
5、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说说清明节承载着哪些文化内涵。(4分)
材料一:清明节是“清明”节气、上巳节、寒食节三者融合而成的一个节日。
材料二:“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5日前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岁时百问》写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材料三: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始于周朝,原本是在水边招魂续魄,因与清明节气日期相近,后两节合一,逐步演化为祭祀祖先、远足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