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五职校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6160字。
余姚市五职校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
月考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官邸(dǐ) 诅咒(zǔ) 歼灭(jiān) 伫立(chù)
B.勋章(xūn) 毗邻(pí) 怜悯 (mǐn) 袒露(tǎn)
C.纤细(qiān) 休憩(qì) 迸流(bìng) 妥帖(tiē)
D.肖像(xiāo) 岸埠(bù) 颤栗(zhàn) 揩(kā)拭
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稠密(chóu) 圈养(quān) 苔藓(tái) 大腹便便(bián)
B.马厩(jiù) 蹩脚(biē) 栖息(qī) 挨门挨户(āi)
C.扳机(bān) 开屏(píng) 剥削(bō) 膘肥体壮(biāo)
D.挣脱(zhèng) 鸡仔(zǎi) 腼腆(diǎn) 心惊胆颤(chàn)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足( )
A.跻身 济济一堂 剂量 光风霁月
B.眼睑 横征暴敛 验证 勤俭节约
C.禅宗 箪食壶浆 阐释 殚精竭虑
D.悲怆 沧海桑出 创伤 踉踉跄跄
4.下列各项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陡峭 琢磨 苔藓 不寒而粟 B.铃铛 扳机 岔路 膘肥体壮
C.冒然 扫荡 蹩脚 蹑手蹑脚 D.描准 胸脯 撕打 声嘶力竭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
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B.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休养生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衰转盛、由颓而新的重
要政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规律。
C.随着高考改革的发展,那些高考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或少学的急功近利的
做法将显得捉襟见肘,甚至山穷水尽。
D.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
不感到羞愧吗?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在路上的历史,这个以无数相遇和碰壁的片段构成的语
录,铺设成了几千年漫漫的道路。
B.弘扬民族精神十分重要。如果把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比喻为打仗的话,弘扬
民族精神就是占领制高点,比喻为人的躯体,这就是人的脊梁。
C.文静秀气的文竹,配上红色的宜兴盆,另加一个雪白的水盆,就显得协调和漂亮,
起到装点家居的效果。
D.拉西瓦水电站的建设,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下游已建和待建水电站的发电效益,而
且可以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提供质优价廉的电力,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
效益与规模经济效益。
7.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朱阿手中的猎枪又跳起了塔兰泰拉舞。他的心肠太软了,激动得太厉害了。
B.听了这话,年纪已经不轻、但还没结婚的、腼腆的朱阿羞得满面通红,手中的猎
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
C.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动着尾巴;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
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红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D.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
机勃勃,而这正是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B.朱阿在小说中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是他把一个德国兵直接引到“牲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