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1890个字。
我的“长生果”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鄂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这是一篇散文,写的是作者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收获,抒写了阅读和写作带给自己的愉悦之情。围绕本单元“创造”这一重大主题,本文反映了阅读书本到社会是量变到质变的创造过程,强调了阅读是写作的创造源泉,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创造的前提。
(一)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根据标志性的词句理清文章思路。
能力目标1.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
2.理解文中阐述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结合实际认识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的道理.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情感态度,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怀。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的品析感受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愉悦之情,体会作者所悟出的道理。
教学难点:
发掘阅读和写作的意义,学习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三、说教法
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品读讨论法、点拨法、读写结合法进行教学。
〈1〉品读讨论法:
目的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本课的教学中,对语言的选读、品读将采用交流讨论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重点。
〈2〉点拨法:
教师围绕本课学习重点进行适当的点拨,以此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情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读写结合法:
新课程明确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两个写作题:一是用几个四字词写一段话,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二是仿写题,以加深学生对读书的重要性的理解。
四、说学法
新课程特别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据此,学生学习本文将主要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本文可按导入新课———自读课文,理清思路———选读课文,咀嚼品味———研读课文,理解感悟———回读课文,延伸体验———仿写练习五个步骤进行。
(一)导入新课
利用同学们对写作感到困难而又想寻求解决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入课题。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概一提起写作文,不少人就会叫苦,不愿写也不会写。怎样摆脱这种困境呢?只要认真阅读叶文玲的文章《我的“长生果”》,一定会受到很大启发。如果你按照作者说的办法去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