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本课内文言文自主复习检测卷
- 资源简介:
含6个文件。粤教版必修本课文言文自主复习检测卷,内含自主复习求,及必修2、必修4、必修5检测卷,以及三套测试卷中高错误率题目检测卷,所有试卷分学生版与教师版。适用于高三课内文言文的复习。
课内文言文知识测试(必修二)
班别: 学号: 姓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灭亡) B.蜀山兀,阿房出?(山高而秃)
C.直走咸阳(逃跑) D.矗不知乎几千万落(相当于“座”或“所”)
1.C(走:趋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杳不知其所之也(这里) B.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姿态的美好;美丽)
C.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占) D.可怜焦土(可惜)
2.A(到……去、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族秦者,秦也(灭族) B.燕、赵之收藏 齐、楚之精英(指各国的名人。)
C.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传递)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像明亮的星光。)
3.B(指各国收集保存的金玉珠宝等物。)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负栋之柱(动词,让) B.使六国各爱其人 (动词,命令)
C.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名词,使者) D.使王翦、辛胜攻燕(动词,命令)
4.B(连词,假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名词,统一)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把)
5.C(名词,一体)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B.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D.晋陶渊明独爱菊(动词,爱护)
6.D(爱:喜爱)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动词,夺取)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动词,提取)
C.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动词,获得的东西) D.吴起取齐女为妻(动词,同“娶”)
7.C(动词,拿。)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动词,灭族) B.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名词,类)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 D.云气不待族而雨(名词,同类的)
8.D(动词,聚集、聚结)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未云何龙 B.不霁何虹 C.朝歌夜弦 D.族秦者,秦也
9.B(霁:雨后转晴,没有活用,其余三项是名词作动词用。)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骊山北构而西折 B.廊腰缦回 C.金块珠砾 D.朝歌夜弦
10.C(金:名词意动用法,把金当做。其余三项是名词作状语)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B.或师焉,或不焉(代词,这)
C.且焉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D.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
11.B(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
课内文言文知识测试(必修四)
班别: 学号: 姓名:
1.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1.A(B. “无”通“毋”,不要 ;C.“颁”通“斑” ; D.“涂”通“途”)
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A.是社稷之臣也 B.非我也,岁也
C.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D.非我也,兵也
2.C
3.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谋动干戈于邦内。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B
4.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状语后置的一项是( )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西。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C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定) B.既来之,则安之 (使…生活安定)
C.则将焉用彼相矣(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词) D.相夫子,远人不服 (丞相,名词)
5.D(相:辅助,动词)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 B.是社稷之臣也(社稷:国家)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居,充任。) 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危:摇晃,站不稳)
6.A(过:责备)
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憎恨)
B.既来之,则安之(来:来到;安:安定。)
C.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国君宫门内正对着门的照壁。这里暗指国家内部。)
D.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既:已经。)
7.B(来:使……来;安:使……安定)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
B.树之以桑(树:树立)
C.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失:错过。)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古代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8.B(树:栽种)
9.下列关于“止”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禁止)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禁止、阻止)
……
课内文言文知识测试(必修五)教师版
班别: 学号: 姓名:
1、下列句子中“诚”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确实)
C.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如果)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果真)
答案:D。诚:确实
2、下列句子中“固”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城墙坚固) B.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坚决) D.尚书固负若属耶(难道)
答案:C。固:本来
3、下列句子中“适”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恰好) 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适应)
C.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 D.某为泾州,甚适(安闲)
答案:A。动词,女子出嫁
4、下列句子中“辞”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B.无伤也,请辞于军(辞别)
C.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推辞) D.大礼不辞小让(计较)
答案:B。动词,致辞
5、下列句子中“以”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因为) B.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介词,用)
C.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连词,以致)
D.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介词,因为)
答案:A。凭……的身份
6、下列句子中“且”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尚且)B.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并且)
C.且为之奈何?(还要) D.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暂且,姑且)
答案:C。将,副词
7、下列句子中“则”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那么)
B.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那么)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却)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是)
答案:B。表假设关系,如果、假若
8、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B.欲谁归罪
C.邠人偷嗜暴恶者 D.皆断头注槊上,植(之)市门外
答案:B。(B、宾语前置句;A、判断句; C、定语后置句; D、省略句)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肆:任意妄为)
B.太尉自州以状白府(白:禀告)
C.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命:命令)
D.尚书固负若属耶(若属:你们)
答案:C。命:任命
10、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顾叱左右(顾:只是)
……
课内文言文自主复习综合检测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未云何龙 B.不霁何虹 C.朝歌夜弦 D.族秦者,秦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而卒莫消长也(最后、最终,副词) B.猛将必发于卒伍(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C.公子季友卒 (死,动词) D.军旅卒发 (终于,副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乌鹊南飞 C.顺流而东也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使不下漏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C.不知东方之既白 D.羽化而登仙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 (维修) B.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仰望)
C.迨诸父异爨(迨:及、等到。) D.客逾庖而宴 (厨房)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久不见若影 (你的。) B.凭几学书 (书籍)
C.令人长号不自禁 (忍住,自控) D.余扃牖而居 (关闭窗户)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安放) B.内外多置小门墙 (设置)
C.沛公则置车骑 (放弃、丢下) D.遂置姜氏于城颍 (释放)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久假而不归 (回来) B.臣请完璧归赵(归还)
C.田园将芜胡不归 (回去、归隐) D.五年,吾妻来归 (旧时女子出嫁称为“归”)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先前) B.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指发生在事情之前)
C.先妣抚之甚(去世的,形容词) D.行莫丑于辱先(先世;祖先)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日过午已昏 (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