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一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作者:不详 时间:2012/5/23 21:00:14 来源:tszxzzz转发 人气:1361
在语文教改新形势下,更强调以人为本,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我认为高中文言文教学,再也不能只是心里想着以学生为主,嘴里说着以学生为主,而实际操作中还走从前的老路了。
长期以来,因为文言文存在语言障碍,多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也习惯了等老师逐字逐句讲解。高一开学初,我作了调查,初中文言文教学绝大多数还是老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亦步亦趋地记录。这方法也许在中考中还能起作用。可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是一篇学生不大可能见过的人物传记,它考查的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能力从何而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我觉得行之有效。
具体作法如下:
一、转变学生的观念,培养学生兴趣
1、转变学生认为学文言文没用的观念。
文言文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大多数学生觉得现代社会学习它没有用处,学生内心深处对文言文非常排斥,带着这种情绪根本没法学习文言文。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材料。许多外国元首访华都要到西安去,为什么?因为西安是古都,这说明外国人对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视。由此我让学生明白,民族古典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学生原来那种对抗的眼神已转变成一种严肃的思考。果然,在接下来的文言文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了很大改善。然后,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使出浑身解数,活化教法,就是讲古汉语语法,我也尽量从成语中、从生活中流行的惯用语中找到佐证。比如,讲文言文名词活用为动词,我举成语“衣锦还乡”让学生从“衣”译为“穿”悟透此种用法。讲宾语前置,我给学生举方言“我家走”和“我走家”。课外,我再给学生补充文言小故事,小笑话。这样,“活”则生趣,趣则生爱。
2、转变学生学习文言文等靠的观念。
刚开始学文言文我就给学生明确表态,高中了,要培养训练自己的能力,高考考查的也是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高中文言文学习,老师是绝对不会像初中那样一字一句的讲解,要靠大家自主学习。我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一定要自主学习而且一定能自主学习,只要跟着老师走,一定是一条文言文学习的光明大道。我要求每个同学都备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样一番努力,就断了学生等靠的念头。
二、教学序列的安排。
高一这一学年实施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我以新教材序列为基础将各种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又重新组合了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文言文教学序列。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会。侧重于让学生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紧扣课文,按老师的方法,结合诵读,结合注释,利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弄懂文意。
第二阶段:会学。继续自主学习文言文,并使学生学会使用所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活用文本的目的。训练时还可对第一阶段的学习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第三阶段:学好。不仅要求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质量,加快读书的速度,而且要求学生在老师的间接指导下,较为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自己能学习文言文的目的。
三、具体的实施细则。
1. 细定任务。
学习文言文伊始,就给学生设置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自读要求。
① 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拿不准的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读清句读,弄不清的小组内部讨论。还要求读出语气。
② 通课文。课下注释中单个字的解释要求学生尽量写到书上面。自行疏通文本。
③ 列疑难。不懂的词句,先和同学合作探讨,实在解决不了的,按组分类统计到课代表那儿。
④ 揣摩作者写作意图,甚至揣摩编者意图。
2. 勤作检查。
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如何,要经常地加以督促检查。查读书情况,查语文课本预习痕迹。我每课都先细化预习要求,每课都进行预习检测。经典篇目就全文翻印出来,隔一行打一行字,重要词语,重要句子,让学生翻译写在空行处。
3. 多给时间。
苏教版高一语文新教材中文言文篇幅很多,再加上读本里也有好文章。这么重的文言文学习任务,学生如何能自主完成?再说现在高一学生九科并进,数理化习题作业多,政史地背诵任务重,学生整天疲于奔命,哪有时间自主学习文言文。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时间大半让给学生,把文言文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
4. 精当点拨。
要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文言文,课堂大半时间都给了学生,自然要求老师少讲或不讲。但文言文和当今有一定距离,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要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文言文,当然不是不指导,更不是放羊,毕竟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引路人,适当的点拨还是需要的。比如学生实在不懂的地方,在学生已“愤”已“悱”的情况下,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5. 积累巩固
每学完一篇文言文,我都让学生分类整理实词、虚词、句式。实词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分类整理。虚词按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整理,一课挑典型的整理一个。这样就把高考要掌握的虚词分解到课文中各个击破。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虚词“之”的用法几乎都涵盖了,我就让学生只整理它的用法,并且把它作“取消句子独立性”和作助词“的”这两个最让学生分不清的用法给学生一次讲清楚。以后学生在碰到“之”就可以自主解决了。
6. 延伸训练。
许多学生曾经很困惑地问我,我们花了那么大的劲,学了那么多文言文,平时考试几乎不考课内的,高考更别提了。我想给学生说,咱学文言文不光是为了考试,可这话显得苍白无力。学文言文是不光为了考试,可对现在的高中学生来说就是为了考试。为此,我精心设计延伸训练,我设计的延伸训练紧扣高考题型,更紧扣刚学完的这一课文言文的知识点。为的是让学生明白,课外的是课内的延续。自主学会了课内的文言文,训练了能力,课外的自然容易,长此以往,高考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信心也更足了。
经过高一一学年的文言文自主学习训练,我觉得和以前相比,实现了教学最优化,学生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了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使原本死气沉沉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变成学生愉快学习、主动探求的场所。
“教师给块蓝天,学生就能飞翔。”总之针对苏教版新教材,教师一定要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方法、能力,努力使高中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