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价值的再认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27 7:0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00字。
文学教育价值的再认识

摘 要:文学教育具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它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应该在学生的形象思维、情感审美、创新意识、个性品格的培养方面有所贡献。
主题词:文学教育 价值 
作 者:永康市古山中学 杨铁金

在中学开展文学教育既是学生思想和感情发展的需要,思维和语言发展的需要,又是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母语教育都选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
文学教育对学生认识生活、养成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性起重要作用,是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内容;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学科的固有的一部分。
对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界有过不同的认识。
吕叔湘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文学和语言比较,语言是主要的,文学是次要的。读文艺作品,首先是把它作为范文来学习。”
张志公后来曾提出这样做的弊端:“目前的语文教材里有比例很不小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连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作法。”
他认为“应当向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文学教育”,提出在开设语文课的同时,“从初中起,增设文学课”。其任务是:“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培养和提高文学素养,同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并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像等思维能力以至创造思维的能力。”
近年来,王尚文教授认为我们将语文课界定为“语言文学课”有一个根本的前提,即认定语文是一门课程,它担负着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双重任务,但没有把两者加以区分,而是合二为一,这样就造成了我们认识上的一个失误。他认为“汉语”教育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有关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文学教育是人格教育、心灵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两者不能合二为一,混在一起进行教学。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个问题吃了大亏。
现在文学教育的独立地位已基本确立,它的作用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新的课程标准将文学教育作为规定的必修和重要的选修内容,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