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第四期
- 资源简介:
约9650字。
高三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第四期(2014-3-8)
一、运用材料的方法
1、由事例引出论题,引出观点。
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浓睡不消残酒的李清照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女词人不由叹息:你知道吗?应是绿肥红瘦啊!词人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和怜惜,因此才设想花的处境,凋零的容颜;而侍女不然,因此花的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所觉察。可见,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
2、材料叙述紧扣中心,议论突出中心,字词照应中心。
……破碎也升华着人生。破碎过的人,才会趋于完美。
一个建筑工地打工的小伙子,为了使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躲开从天而降的楼板,自己摔碎了一条腿,小伙子回答记者提问的救人的理由竟是“我喜欢她”。仅仅是姑娘每天经过工地时看上一眼,仅仅是永远没有指望的“喜欢”,小伙子毫不犹豫地用自己身体的破碎保护了他心中的美玉。
这是平凡的破碎,人们似乎更容易注意哪些非凡的破碎,那些破碎后耀眼的名字。
3、同类叠加,形成排比列举事例,造成事实胜雄辩的说理气势,增强论证力度。
人物例举概述式叠加
司马迁的破碎,是人生境界最完美的升华;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了悟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史铁生的破碎,铸就了他生死观哲学意义的超越;陆幼青的破碎,是人性尊严与死亡恶魔的搏斗中树立的生命高标。
引用描述式叠加
友谊是“此夕闻君谪九江”的元稹“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里对朋友的那份深挚的理解。
友谊是“三夜频梦君”的杜工部轻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时流露出的对李白那种深切的关怀。
友谊是‘恨无知音赏”的孟浩然“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的思今与牵挂。
友谊是在“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的情境中,温飞卿与故人“樽酒慰离颜”时割舍不断的缱绻与深情。
比喻(+诠释)式叠加
绿水是青山的明镜,映射出大山的巍峨与沉稳。
露珠是阳光的明镜,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