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21个字。
做人——人生的最高境界
——新时期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山东省莱阳市谭格庄初级中学 乔伟
每当进入学校的大门,矗立在前面的高大照壁便赫然映入眼帘,尤其是照壁两边的楹联更是引人注目:“学会读书健身,学会办事做人。”可以说这句话是学生在校行为的总的概括,我们教师的任务也就是要教会学生“读书、健身、办事、做人”。在这四项里面,我认为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一项是“做人”。而“为人之道,首乃养德”。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仁爱”为核心的,他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而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孟子强调“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都把做人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就是要我们踏踏实实研究学问,本本分分做人。
做人,就是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才能称得上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的人必定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必定是一个以个人利益为重的人,这样的人必定有害于他人和集体,也有害于社会和国家,必遭世人的唾弃和谴责。古代的秦桧,近代的李鸿章,现代的陈水扁……这些人不可谓无才,但他们有才无德,以个人利益为重,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所以青史留骂名。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人们普遍地把道德品质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多少人追求的理想。三国时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心修身,俭以养德。”孟子也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见古人对修身养性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说的修身、养德、善其身,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我们教育的对象青少年学生,只能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才兼备,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今天,在中国的大地上正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向小康迈进的步伐又使我们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然而精神文明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的大潮也免不了泥沙俱下,鱼目混珠。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社会上的不良的现象也在影响着我们的青少年,一部分青少年自私、任性、贪婪,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斤斤计较物质利益。只关心个人,不关心他人和集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