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3270个字。
课题 《答谢中书书》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主备人 朱杰
课时安排 2课时 缺课学生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把握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感情内涵,学习赏析文中凝练生动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体会大自然的美,理解作者写景的巧妙。
媒体选择 多媒体
板书设计 答谢中书书
仰视:高峰入云山水相映之美
俯视:清流见底四季色彩搭配之美
平视:两岸石壁
美
晓雾将歇晨昏晨昏变化之美
夕日欲颓动静相衬之美
师生活动预设 个性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堂
1、让学生齐背郦道元的《三峡》。
2、教师导言:读完《三峡》,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今天我们就到另一处人间仙境,去感受那里的美。
3、板书课题《答谢中书书》。
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
1、这篇文章的题目“答谢中书书”应该怎样读?如何理解两个“书”的含义?
《答/谢中书/书》
前一个“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谢中书”指的是一个人。即谢徵,字元度,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
最后一个“书”是指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抒情。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写给谢中书的一封谈山水的信。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是写景的名篇。
2、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