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ppt32
- 资源简介:
共13张,课件制作较为简洁,配套教案约13140字。
必修二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第1课时)
主备人:龚让能
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以及成语与文化的关系;
2.学会积累成语,增强学生对成语敏感度;
3.通过成语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梳理并积累成语;
2.激发学生的成语学习兴趣。
教学预设:学生课前预习,完成成语梳理与积累的表格的填写
课时安排:共3课时,此为第1课时(第2、3课时为成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检查预习导入)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
成语大多由四字构成,非四字成语如,莫须有 破天荒 落水狗 小巫见大巫 一不做二不休 冒天下之大不韪 是可忍,孰不可忍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成语按来源、结构可分哪几类?P67
二、思与议
梳理与积累:小组讨论2分钟,展示梳理结果,并积累成语。
(一)至(三)要求:小组竞争,各小组由语文C类学生回答,每类至少例举出要求数目的成语,视回答正确情况给该组加1-2分。(1-3组“成语的来源”;4-6组“成语的结构”;7-9组“成语与文化”,10组总结“成语与文化”的关系。)
三、展与评
(一)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来源 成语举例(至少例举4个)
1.神话传说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八仙过海 嫦娥奔bèn月 后羿射日 牛郎织女 天衣无缝 女娲wā补天 太公钓鱼
2.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 老马识途 惊弓之鸟 叶公好龙 百感交集 杯弓蛇影 伯乐相马 班门弄斧 拔苗助长 髀肉复生 病入膏肓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3.历史事件 卧薪尝胆 图穷匕见 三顾茅庐 负荆请罪 画龙点睛 洛阳纸贵 草木皆兵 按图索骥 探骊得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请君入瓮 高山流水 闻鸡起舞 指鹿为马 鸡鸣狗盗 枕戈待旦 梁上君子
4.文人作品 老骥伏枥 青出于蓝 退避三舍 春色满园 万紫千红 红杏出墙 人面桃花 柳暗花明 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不拘一格 怒发冲冠 乘风破浪 春风得意 物是人非 比翼双飞 窈窕淑女 人杰地灵 高朋满座 胜友如云 萍水相逢 腾蛟起凤 天高地迥 不耻下问 淡妆浓抹 世外桃源 舍生取义 妄自菲薄 水落石出 扑朔迷离 一鼓作气 青出于蓝 夙兴夜寐 锲而不舍 峰回路转 正襟危坐 心有灵犀 任重道远
5.外来文化 功德无量 立地成佛 火中取栗 一尘不染 现身说法 心花怒放 不可思议 不即不离 回头是岸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旧瓶装新酒 火中取栗 新陈代谢 物竞天择 弱肉强食 按劳取酬
(二)成语的结构(参考短语类型)
成语的结构 成语举例(至少例举4个)
1. 主谓关系 毛遂自荐 风度翩翩 木已成舟 肝胆相照 鼠目寸光 塞翁失马
2. 并列关系 行尸走肉 防微杜渐 宁缺勿滥 半斤八两 披坚执锐 拐弯抹角
3. 偏正关系 庞然大物 后起之秀 不速之客 楚楚动人 无本之木 侃侃而谈
4. 动宾关系 不见经传 好为人师 饱经风霜 平分秋色 分我杯羹 与虎谋皮
5. 补充关系 无动于衷 遗臭万年 一败涂地 危在旦夕 入木三分 爱不释手
(三)成语与文化
成语与文化 成语举例(至少例举4个)
1. 成语与文学艺术 春秋笔法 韩海苏潮 行云流水 元轻白俗 红叶题诗 人面桃花 梅妻鹤子 郊寒岛瘦 江郎才尽 洛阳纸贵 曲高和寡 高山流水 煮鹤焚琴 粉墨登场 画龙点睛 妙手丹青 双管齐下 颜筋柳骨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