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2014)新增古诗文解读
- 资源简介:
约11680个字。
新增古诗文
(苏教版7~9年级《语文课程标准》2014版)
古诗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
(1)始:才。(2)归:回家。(3)道逢:在路上遇到。(4)道:路途。(5)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6)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7)遥看:远远的看。(8)柏(bǎi):松树。(9)冢(zhǒng):坟墓。(10)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11)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112)雉(zhì):野鸡。中庭:屋前的院子。(13)生:长。旅:野的。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旅葵(kuí):即野葵。(14)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持:用。作:当作。羹(gēng):糊状的菜。(15)一时:一会儿就。贻(yí):送,赠送。(16)沾:渗入。
【译文】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⑴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⑵前:向前看。⑶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燕昭王⑷念:想到。(5)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6)怆然:悲伤的样子。怆(chuàng 创)然:凄伤的样子。(7)涕:古时指眼泪,此指流泪。涕下:流眼泪。
【直译】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意译】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
1、卖炭翁:选自《白氏长庆集》。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的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2、系: (xì) 挂3、伐:砍伐。4、薪:柴。5、南山:即终南山,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南五十里处。6、苍苍:灰白色。7、“卖炭得钱何所营”的“得”:得到。8、何所营:做什么用。9、营:经营。10、辗(niǎn):同“碾”,轧的意思。11、辙:车轮辗出的痕迹。12、困:困倦,疲乏。13、市:集市。14、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