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670字。
2015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4年9月号第4辑
整理:fcs2002
1.谨防女大学生独立实践因“失联”落空
2.农用三轮车不能飞奔在生命的法外之地
3.打官司打来的“中秋团圆”还有啥意义?
4.官员的绰号是反腐的信号
5.小黑板预报“纪委暗访”,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
6.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敢啃硬骨头
7.在延续传统中去品味中秋温情
8.北大“偏爱”农家子弟是一种教育慈善
9.刺激历史伤疤岂能轻言理性
10.让中秋节回归传统文化
11.我们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新中秋”
1.谨防女大学生独立实践因“失联”落空
余明辉
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保定女孩刘辉,8月31日下午返校途中与家人失联,也未到学校报到。目前刘辉的家人已经报警,警方已立案。(北京晨报9月7日)
又一起女生失联事件!近期,即便缩小范围像女大学生单独出行遭侵害的新闻,也可谓“接连不断”。9月5日消息,四川19岁女大学生返校途中失联;9月4日消息,郑州大四女学生张琳琳到开封上学途中失联遇害;8月28日消息,江苏吴江大二女生高秋曦返校途中失联被抢劫杀害;8月21消息,22岁大学生金某返校途中失联被黑车司机绑架、性囚4天;8月20日消息,重庆邮电大学女生高渝“搭错车”失联被车主杀害……这些事件,每一次都沉重撞击着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们的心灵。深为这些不幸同情,事件中的作恶者需要被严厉惩处。
但笔者更担心的是,这一起起女大学生独自上学、外出过程中失联或遭侵害的社会警示效应会被过度放大,让原本就缺乏独立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亟需更多独立锻炼的机会之时,可能因此而大为缩水甚至落空。
这样说,不是对具体的事故和人员缺乏关心、关注和同情,而是站在大学生更独立人格健康教育视角下来看的。毕竟,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的独立人格培养,不但是作为大学生应有的品质和能力,更是其作为大学生很快要走向社会的必备技能,这是课堂上需要老师教授的,更是实际生活中需要锻炼掌握的,这包括学生独立、独自到校报道等具体实践。
目前,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国内大学生独立性不强、自理能力差。大学生独立、独自到校报道等亲身实践活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不是需要减少而是需要加强。但遗憾的是,在今年“黑色开学季”和一起起不测事件面前,社会尤其是有女大学生家庭弥漫的一种情绪是,进一步收紧甚至取消了女大学生们诸如独自上学等锻炼独立能力和人格的机会,重新要护送孩子上学,减少或不得单独外出等,不免让人忧心。
一边是包括女生们在内的人群总体独立能力的不足,以及他们急需更多独立能力的社会实践机会;另一边却是在频繁的事故面前,家长等对大学生们单独走社会的进一步谨慎和不放心、难松手。这对矛盾如何解决?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面对近段频发的女大学生不测事件,家长、社会在对待女大学生独立事件上的顾虑和缩手缩脚,其实仍然与一贯的溺爱孩子、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思维和方法有关。现在,之所以不少大学生上大学了还独立能力不强,关键就是家长们一直太过娇惯,放不开手脚让他们实时“单飞”训练,没有实践,何来能力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