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2中校本教材经典诗词108首(9年级)
- 资源简介:
约24260个字。
九年级上册
琵琶行(节选)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诗人。
【注释】
(1)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主人:诗人自指。
(3)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
(4)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转轴,转动琴轴。
(5)掩抑:掩蔽,遏抑。
(6)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捻:揉弦的动作。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7)《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8)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细的弦。
(9)嘈嘈:声音沉重抑扬。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10)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幽咽:遏塞不畅状。
(11)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12)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3)舫:船。
【赏析】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作者简介】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开创“长吉体”诗歌。代表作品:《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秋来》等。
【注释】
(1)中国:即国之中央,意谓在京城。
(2)昆山:是产玉之地。玉碎、凤凰叫:形容乐声清亮;
(3)“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
(4)“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这句是说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
(5)“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
(6)石破句:形容乐声忽然高昂激越,如石破天惊般引得天上下起了秋雨。
(7) 吴质:即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