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00字。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试题分析与评价
李道生
2005年是湖北省高考实行语、数、英自主命题的第二年,语文命题仍以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考试大纲为依据,今年考纲对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都没有变动,高考仍体现选拔功能,知识覆盖较全面,面向群体为众多不同层面的考生,考查点仍是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要变化为:(1)取消考试内容中的*号;(2)取消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3)取消了题型示例;(4)取消了赋分值规定。这四个变化加大了高考自主命题权的下放,进一步打破了“一套题、一个答案”选拔人才带来的尴尬,激发高校选拔人才的活力及实现选拔标准的多元化。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与2004年大体相当,语言知识题继续体现出对语言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考查。对语音、字形、词语、成语、病句、标点符号、阅读、文学鉴赏(现代文和古代诗歌)的考查,与2004年相比没有大的改变。但命题人又有意稳中求变,考了一些多年没有考的题型。
变化较大的是:现代文小阅读由去年的自然科学类文变为社科类文;名句名篇默写与文学常识混合出题;文言文阅读考的是《聊斋志异》中的文章,是小说;第23题是语言转换题,由漫画转换成文字;作文题开放与限制相结合,是介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情景作文的边缘题型,十分新颖。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张扬考生个性,但学生见得少,很陌生,又是文言文材料,蕴含深远,难懂,而且王国维是国学大师,思想极为深邃,更增加了写作难度。
今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坚持三个有利的命题原则,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坚持注重基础考查而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方向,成功地完成了向新教材的平稳过渡,在试题的改革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试题特点:稳中求变求新 彰显人文地域特色。
一、总体评价
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与2004年一致,共有7道大题,25道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42分和108分。相对稳定的试卷有利于考生应考和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语文试卷的长度适中、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十分难得的是文言文阅读题注重学生迁移能力考查,考查了教材内容的延伸。全卷考查内容是学科主体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有密切的关联,同时又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较好地检验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试题科学规范,题目表述方式合理有效。试题考查考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试卷所提供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和作文材料都体现了理性思考的要求,启发和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答题的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