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之行话教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3 7:5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39字。

清原之行话教改
九月中旬我到清原去听课,到清原一下火车,我们被告之马上换汽车去土口子,到土口子中学听课。当时心里挺别扭,因为就在这前几天,数学组到沈阳听课,而英语组到大自然小学去听课惟独这语文学科,专往深山沟里钻。
但据介绍,清原县作为新教材试点已经两年了,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也经历了教改初期的茫然无措,尤其是土口子中学,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意思就是要我们到基层学校去,到农村学校去,看看他们的做法,再想一想我们的做法。因为正值新教材全面铺开运用时期,教师们如何做,非常关键,但中教部的魏主任他非常低调,他说这次活动规模最大,真担心教研活动的结果,只能是如果大家觉得土口子中学的做法好,那么回去就学习它;如果觉得土口子中学的做法不好,那么回去以后就不要这么做了……不论如何,希望大家此行皆有收获。
下面我就此行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一、 要用好新教材,先要“洗脑”
当时到了土口子,下车不到10分钟就接连听了两节课,然后就座谈。就是上课的土口子中学的语文教师张秀娜,在接连上完两节课后,组织学生回班,紧接着留下来谈她的备课,上课的思路及心得,还有课后反思……然后由我们去的四十多名语文教师发表看法:或赞扬,或批评,或提出问题……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双边互动,共同探讨。当时气氛特别热烈,我的意思是说提问已经达到争先恐后的地步。提出的问题都很尖锐,牵扯到了上课与考试如何平衡等敏感问题……当时去的四十多语文教师,普通教师寥寥无几,都是各县区的语文教研员,还有几位校长,再就是省、市、区骨干教师,各校教研组长等,这些人都相互认识,见了面嘘寒问暖的。像我这种真正的“平民格格”没几个,可能我的觉悟有点低,我当时觉得他们针对那个土口子中学张秀娜老师提出的问题咄咄逼人,甚至让人觉得挺难堪的。本来我想发一下言,给育才中学争点光。但一看人家张老师让他们问的呀……我想,我还是厚道点,别说话了。后来,魏主任总结时意味深长地说:“我感觉我们市里的老师呀,还不如农村的呢。”其中的内涵就是教师的观念更新问题,如果思想认识不放开,那么新教材的改革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希望老师们在思想上首先要放开,要确立一个准备转变的契机,不要固守你以前是怎么怎么做的,现在你以前的做法有许多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进展,已经跟不上孩子们的思维了。你总不能把生活在21世纪的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思想,行为能力的孩子吧。希望所有的教师也不要手拿新教材举得老高,而脚却站在原地不动。
二、可爱的张老师
我们初一语文组的几位老师也经常谈论这个问题,就是新教材怎么上呀?常常想起、常常讨论、常常困扰,所以印象深刻。乃至听了土口子中学张秀娜老师的课后,仅就我个人观感而言,她的教学非常成功,她已经领悟了教改的真谛。如她在口语训练的编排上:气氛既踊跃又民主。教师导入之后,学生自发地来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一名同学讲述之后,其他同学纷纷进行评议,评议的同学居然运用了“肖像描写不足”,“入题太慢”等语文学科专业术语来评议,让我大开眼界,可见平时学生们一定有这方面的训练。当时有个细节我印象很深,老师问:“还有谁来做口语训练?”马上有同学举手说:“老师,我来。” 声音沉稳,感情充沛。就这四个字,需要多大的勇气呀!“老师,我来。”这四个字会多么深刻地镶嵌在同学们的心上啊!还有在提问的时候,学生们都不用举手,直接站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