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方法教案
- 资源简介:
约7230个字。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4讲:说明方法
【考点概说】
说明方法具有多样性,要明确它们各自不同的功用和特点,区别它们与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概念的不同。所用说明方法又与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密切相关,在综合运用的时候,要注意抓住主要方法。
【解读语录】
1. 认识方法的种类。
说明方法在说明中运用最为灵活,又非常广泛,对于这些方法,必须在大脑中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阅读应试时才不致于手忙脚乱。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一是分类别,就是按一定的标准把事物或事理分成不同的若干个小类,然后一类一类加以说明,有时大类之中还有小类,例如,布丰的《马气》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先说家马,后说野马。二是下定义,就是给被说明的事物或知识下个定义,即用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性质特点.确定事物的范围和界限,形式上多用判断句,如《人类的语言》中给语言下定义是:“语言,也就是说话。”三是作比较,就是在说明事物或事理的过程中,通过其间某些方面的相互比较,来表达说明的目的,例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就有“古今”差异的比较。四是打比方,就是通过比喻来说明事物,例如《看云识天气》中,对云特点形态的比喻就运用得非常充分。五是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有关情况,例如《中国石拱桥》。六是作诠释,就是对有关事物或事理进行解释,比下定义要具体详尽一些,如说明自行车,“它的前后各有一个以钢圈为骨架的轮胎,人骑在车上,用脚踏着脚蹬,由脚踏的转动,带动后轮,后轮的运转驱动前轮,于是车子便向前行进,既快又省力。”七是举例子,就是通过列举实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对说明的知识或道理起证明作用,例如《莺》中就列举了莺、斑鸠、伯劳等为例。八是援引用,就是通过援引名言、俗语、传奇、佳话、经典等语言现象来为说明服务,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中就有十多处引用。
2. 明确方法的联系。
说明方法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有时几种方法重合在一起,有时两种方法有因果关系。有的说明方法与论证方法在名称上一致,但提法不同;有的说明方法与修辞方法在概念上相同,但提法也不一样。具体有:①引用、对比、比喻等三种修辞手法,而在说明方法则分别叫做援引用、作比较、打比方。②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援引用等五种说明方法,在论证方法上则分别叫做例证法(或叫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法、喻证法和引证法等。③运用分类别必然采取逻辑顺序。④作诠释与下定义常常结合在一起运用。⑤援引用与举例子也往往合为一体。这些联系,我们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适应阅读测试要求。
3.抓住方法的重点
一个语段,一篇文章,往往不止用一种说明方法,这就是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阅读这种说明文字,不仅要防止被众多的说明方法所迷惑,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更要抓住主要说明方法。语段也好文章也好,运用的说明方法再多,也有一两个是主要方法,余者是次要的。抓住了主要方法,也就抓住了阅读的重点。例如《向沙漠进军》中有这么一段文字:“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沙漠地区地势平坦,风力很强。如新疆的星星峡、托克逊、达坂城等都是著名的风口。中困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托克逊地方试制了半径2米的风力车,可以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这段文字,就先后运用了打比力、举例子、列数字等三种说明方法,而又以中者为主。可见,主要方法的确定,一是看所用文字的多少,二是看作者的写作意图,三是看方法之间的关系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