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的语言教案
- 资源简介:
约5650个字。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6讲:说明文的语言
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
(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1、答题模式讲解:○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解析。(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来鹭鸟越来越少了。
答:“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试说说“(赵州桥的的桥拱)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
答:
【答案】“在当时”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定,只说明了赵州桥的的桥拱在当时是最长的,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二)第二种题型: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答题模式讲解:○1不能。○2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xx”(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1不能;○2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桥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答:○1不能;○2因为“独立”说明了不依靠其他拱圈也能自立,表明就算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若删去,就表明如果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向沙漠进军》
答:
【答案】(1)不能;(2)因为“最主要”是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意思,它表明水是征服沙漠的根本武器,但还有其他方面的手段或方法,若删去,就变成水是征服沙漠唯一的方法,不符合实际,“最主要”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第三种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答题方法讲解。
○1先找出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