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35字。
“郁南县中小学‘三标一体’教学目标管理实验研究”材料
送评编号:
谈语文人格教育的目标
南江口中学 唐科升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的等方面的文化成就,内化为自身较为全面的素质,并使其发展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过程,其核心是人格发展。要进行语文人格教育必须明确语文人格教育的目标。
语文人格教育目标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一是终极目标,一是具体目标。终极目标就是人格完善,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人格完善,才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本质价值,坚持终极目标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应把它置于语文教育目标体系的最高层。正如卡尔•马克思所指出的,在古希腊,一种作为强烈和持久向往之目标的理想在生理上和精神上成功地塑造了人类。无论如何教育活动和教育机构只有遵循着一个最高目的,才有存在的理由。具体目标是结合语文教育的性质、特征而设置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近期目标。语文人格教育目标永远是终极与具体的统一、永恒与流动的统一。终极目标制约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具体化,服务于终极目标,因而具有可操作性、可实现性。关于健康人格的构成要素有诸多说法,通常人们多指真善美、知情意。笔者认为语文人格教育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自主意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我们都可以从其涵盖的内容与心理特征两个层面展开说明。
一、认知目标。语文人格教育的认知目标与以往的语文教学认知目标不同,以往只提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这种说法既缺乏广度,又缺乏应有的包容性,没有涵盖语文能力的方方面面,无重点,四项并重导致四项平均,四项不突出。语文人格教育的认知目标从广度看,包括耳、口、目、手、体、脑。前面已提到耳、口、目大致对应于听、说、读,手则既包括使用文字的表达能力,也包括使用计算机表达意思的能力,后者及体态语言是以往所忽略的。脑则是思维认知结构,通过发展汲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来发展人的思维认知结构。重点发展什么能力呢?中国人学汉语与学外语不同,汉语是本民族的语言,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已经习得听与说的能力,阅读和写作方是重点,语文教学应该主要发展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书面语能力提高了,能够规范提高口语能力。
从心理特性层面看,认知品质主要包括认知的客观性、批判性、条理性、创造性。所谓客观性是指人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认知反映的特性。人格健康的人具有较强、较广的客观性,能迅速把握语文事物的本质、语文现象的规律,以及事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所谓批判性,是指人具有准确地发现矛盾和问题并作出评价、判断的特性。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能够对各种文章及生活中的人、物、事,做出自己正确的评判,并且能尊重并容纳他人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