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美的课堂,提升学生生命质量
- 资源简介:
约4520字。
构建语文美的课堂 提升学生生命质量
惠东县平山中学 曾宪林
【关键词】语文教育 美的课堂 生命质量
【内容提要】针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如何“构建语文美的课堂,提升学生生命质量”, 使学生“愿学、能学、乐学”, 本文从“美的课堂”构成要素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提出“构建语文美的课堂,提升学生生命质量”这个观点,是基于以下语文教育的现状和理念的。
1、语文教育的现状:
(1)自从《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苏联模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仍不绝于课堂。
(2)各界人士特别是语文界本身对语文教学颇有微词,一方面,指责选拔人才仍不失公平的高考,说“高考指挥棒”让本应灵动、诗意、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堂异化为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包括小学、初中),教师成了解题、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另一方面,教师、学生又不得不甘为“机器”,为升学率而或喜或悲。由此,语文课堂从“考试”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而沦落为“解题训练课”。教师也因此忽视了学生的精神需求与生命质量,无视教材文本与试题文本的人文性,过于指望“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思想净化、情操陶冶、智慧启迪。
(3)学生也为考试分数孜孜以求于“解题方法”、“解题步骤”、“解题秘籍”,而无视文本的诗意、人文。在课堂内外不得不学语文,甚而厌学语文,流露出麻木乏味甚至畏惧的情绪。平时,老师们也发现,学生少有自觉主动的学习语文,语文学习只满足于完成老师布置的“模拟题”。
虽知道语文学习要积累、感悟,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有意识地积累、感悟。究其原因,学生说一没时间,二没耐心,三不知道到底积累什么、怎样积累。由此,学生语文素养普遍偏低。
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构建美的课堂,让学生“愿学、能学、乐学”,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厚,阅读写作的能力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