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与目的”(作文)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4800字。
“对象与目的”(作文)课堂实录
执教:李卫东
学生: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12班
时间:2011年12月10日 地点:校体育馆
活动: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论坛
整理:王萌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小故事,请大家看投影(屏显):
“故事”来源自荷曼•麦尔维尔的《抄写员巴特利比》:最初,巴特利比的工作是信件分发员,他和其他分发员不同的是,他专管死人的信件,因而这些信件永远不能分发出去,也永远不会被拆开阅读。之后他当了一个律师的文稿抄写员。经过了那么多年与死人信件打交道的工作后,当律师叫他从事一些写作任务时,他的唯一反应就是回答说“我宁愿不”。他宁死也不肯写出一个字。
师:您猜猜巴特利比为什么宁死也不肯再写出一个字呢?
生:我认为是他看多了死人的信件产生了条件反射,认为要是写了这封信,写这封信的人就要死了。(大笑)
师:谁要写信就会死?呵呵,这个条件反射可够强烈的,这是他的解读,这个解读有一点浪漫的想象,还有其他的意见和猜测么?
生:他之前分发的东西都没有人看,他担心自己写的东西也会没有人看。
师:这位同学的意见和我的比较相似,我相信还会有同学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在这里我想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我和这位同学一致的地方,抄写员之所以不愿意写东西就是因为他怕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人看?点灯熬油,耗费精力,又没有人欣赏,于是他想当然的认为写作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这就从反方面告诉我们说写作一定要考虑到什么?
(学生沉默思考)
师:写作目的。我写这篇东西干什么?读者读到文章后的反应是什么?我写好这个个东西被读者看见了,但是如果读者毫无反应,那么这个作品跟死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