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诗充满乐趣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让学诗充满乐趣<br>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蔡晓娟 (075000)<br>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的第一单元就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生活阅历并不丰富、知识积淀也不够深厚,一开始就接触诗确实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阅读规律,给学生实践的舞台,诗歌教学还是可以充满乐趣的。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你会发现,在学生的眼睛里,有那么多的美;在学生的心灵中,有那么多的灵感;在学生的头脑内,有那么多的思考。<br>
一、 激发兴趣<br>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r>
以境引趣。只有带学生进入诗歌所讲的境界中,才能引起他们学习、欣赏的兴趣。可以采用播放音乐、出示图片、配乐范读等方法,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再别康桥》一诗时,当简要介绍了作者之后,我让学生放下书本,闭上眼睛,放松心情,听配乐范读。当轻柔的音乐温温软软地从录音机里流泻出来,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到范读结束,许多同学还沉浸在那种宁静、恬淡、飘逸的意境里。在美的享受里,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再开始欣赏这首诗歌,自然就不会觉得枯燥被动了。<br>
描述画面、再现故事。在各种文学式样中,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因为诗歌以抒情为主,情感的抒发往往含蓄、隐晦。所以,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想象和联想,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象。具体到某一首诗中,可以根据该诗的特点,或让学生描述一幅画面,或让学生再现一个故事,但这幅画面或这个故事又必须能从原诗中找到依据,不能做无根无据的胡猜乱想。例如在讲《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并将这幅画面描述出来。有同学说:“深秋时节,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眼前的滔滔江水向北奔流而去。”还有同学说:“应该是一个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青年人。”我问他从哪可以看出来,他回答:“独立,给人一种高大的顶天立地的感觉。”在描绘画面的过程中,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也就同时完成了。再如《错误》,这首小诗具有着巨大的信息容量,而这些信息如果由老师讲出来就显得呆板而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