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竞争——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31 6:4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540字。

标题:自主、合作、探究、竞争——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摘要: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写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学习方式,教学本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竞争意识
正文:
自主、合作、探究、竞争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那么,什么是学习方式呢?
学习方式(learning approach或learning style)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教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都是在围绕着“应试”打转,与“素质教育”主旨越来越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却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却很少让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却很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学生自然越学越死板,越学越没劲。这种学习方式必然要被淘汰——它忽略了”学生是人,而不是机器”的现实。
学生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发挥个性的学习方式。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活动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我们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它们是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
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其探索和发展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当然不能满足学生。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写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的提出,确实给我们语文老师带来很多思考,我们也一度彷徨,徘徊在新与旧之间。可是实践告诉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有力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竞争”的学习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生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处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其重要。我从洋思中学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启示:强调学生先自学,因为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解决后进生问题,有利于减轻学生课后负担。
(一)、从预习入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法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灵活多样的教法的合理使用,给学生的往往是现成的结论,而忽视了探求这种结论所经历的思维活动过程和必备的思维品质。学生靠这种方法学来的知识不会转化成自身的东西,从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也不会在今后的自学中不断地充实、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叶圣陶先生在三十年代就极力反对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法,他认为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支付手段,而是“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以培养自学的能力。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得准备,那就是指预习。
从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同学课前并没有认真预习,即使有预习,也是随随便便,而且对老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如果老师不布置预习,他们可能也就不预习,纯粹是为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去预习,效果甚微,因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