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语感、情感及诗意——语文教学论文四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7 4:1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1、情感体验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的意义(3290字)
2、诗意,语文教学高品位的追求(2800字)
3、语感,语文教学的灵魂(3900字)
4、语文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初探(3900字)


湖北天门卢家口中学  刘纯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体验”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17次之多,可以说这是新的课程标准吹出的一阵清新之风。体验教学是现代育人哲学的深刻思考,也是当代语文教育新的价值取向,特别是针对文学教学,体验是打开通向文学作品教学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
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虽然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距较远,但文章中的不少人生体验和思想感情还是有相通之处,如伦理道德、人情世故、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只有让学生自己体验,学生的感受才能深刻,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若能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凭借自身的生活阅历去阅读课文,则能产生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扩充学生理解的空间,从而为创造性阅读、培养语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位语文教师曾遇到这么一件尴尬的事:这位教师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
诗意,语文教学高品位的追求2800
    湖北天门市卢家口中学   刘纯文
  有一位教师在执教周国平的《家》时,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想。学生们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一个学生用诗一般的语句表达:“家的门往往是父母,他们把孩子从门口带进家里,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幸福感;家的窗往往是孩子,他们给父母从窗外吹来新鲜的空气,照进明媚的阳光。”——这分明是一幅寓意深刻的画。一个学生画了一幅画,画的内容是在凄风苦雨的黄昏,一间茅草屋里发出昏黄的灯光,寓意是再小的家也能给人以温暖,让人感到幸福——这分明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感受着课文的思想情感,激活了思维,学生又创作出了新的诗篇,新的画卷。诗是美的精粹,美的语言,以流动的韵律感染着人的心灵;画是美的画彩,美的影像,以富有灵性的画面陶冶着人的情操。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堂语文课比作一首诗,或是一幅画,应该认识到语文教学是诗与画交融的师生交流活动,教师在诗中走,学生在画中行。这就是诗意的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并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这种诗意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的具体化。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离不开诗意的艺术。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洋溢着诗意,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还能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在诗情画意中教学,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
语感,语文教学的灵魂3900
天门市卢家口中学  刘纯文

为什么学了多年的语文,有的人到头来却写不通一个句子?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依旧是“少慢差费”效率不高?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浙江师大教授,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认为,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感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如果不重视语感教学,就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误区,效率不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体把握的能力。” 因此,可以说语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什么是语感呢?20世纪30年代夏丏尊和叶圣陶先生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提出:语感是“对辞类的感觉”。叶圣陶又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夏丐尊先生的一段话可以作叶圣陶先生观点的佐证:“在语感敏锐的人们心里,‘赤’不但解作红,‘夜’不但解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想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从语感的本质特征来说,这里所说的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切感悟和情味,就是语感。
遗憾的是从夏丏尊和叶圣陶先生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至今,70余年过去了,语感和语感教学并没有为人们真正理解和重视。长期以来偏重知识的传授,轻视乃至根本忽视语感,造成语文教学的高耗低能。《新课程标准》作为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语感,语感能力的培养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了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热点。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着想,语
语文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初探3900
湖北省天门市卢家口中学 刘纯文

现代教育为了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必须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正是创造型人才素质的最好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语文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进而达到语文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能对问题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且思维方法、见解与众不同、惟我独有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一个平台,因为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说,语文教材的工具性与凭借作用十分明显,不可动摇。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从总体上说,语文教材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凭借,即既是语言训练的凭借,又是思维训练的凭借,这是不言而喻的。②叶圣陶先生把语文教材看作是“研究的途径”,是要学生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从中研究出一些法则来”。这个“研究”的过程,就是“自悟”和“发现”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诸多思维品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