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20字。
新教材、新理念、新思维、新挑战
——关于新教材试用的若干思考
无锡育才中学 孟垂亮
为了更科学的培养未来的人才,版式新颖、图文并茂的中学物理新教材终于在2002年九月走进的无锡市各中学的课堂。新教材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正如所有改革的初始,新与旧之间总会产生摩擦与碰撞,新教材在带来新理念、新思维的同时,给中学课堂也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广大教师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在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严实践,我认为,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应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
一、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传授物理知识,使学生了解生活和实践中科学知识,现象与技能,加强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平淡的物理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如,在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中加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从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现象出发,开辟了初中物理的一片新天地,避开了旧教材的教学的烦琐,使中学生接受物理知识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只是新教材自身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势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新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实验、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物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我国在物理领域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挖掘绚丽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物理美,并结合物理的包容万象与对称和谐给学生以美的精神享受,培养学生对物理的热爱。如在刚学学声的时候,我就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你听过那些声音并让他们去想方设法不让它发出声音或制作教材中的发音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了一定感性的认识。并且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又如“探究声音的波形的”这一问题,学生很陌生,此时,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想象泉水的叮咚与水波形产生有规律与你听到的声音,海啸与水波形产生的无规律。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