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备考作文素材:草木有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6/2 22:58:53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820字。

  2015高考备考作文素材:草木有情
  整理:fcs2002
  概说
  齐梁时期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意思是说人具有喜、怒、哀、惧、爱、恶、欲等各种不同的感情,当受到外物刺激的时候,便会产生一定的感应,心有所感,于是发出吟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女人伤春,男人悲秋,也就容易理解了。春与秋并不会悲伤,但是春秋景物会触发人们功业不成、年华易逝的感伤。多情的文人墨客往往会将自己内心涌动的各种情感借托一定的物象抒发出来,正所谓“其托物寄怀见于诗篇者”。
  “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瑞应、爱恋、孤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在诗文作品的反复运用中,诸多草木的象征寓意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 
  草木性灵寓祥瑞
  冬穴夏巢,春种秋收,在广袤厚重的东方土地上,生根了一种崭新的文明。此间的生命无关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也无关圣殿上庄严的法老,大自然的馈赠维系着他们的生存—天地山川提供给他们屋舍,风雨四时、日月寒暑才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华夏先民没有将神圣赋予天堂中的人格神,也没有将永恒赠与超越人世的梵天,包罗万物的“天”方才灌注了他们的殷殷情意。万物有灵,天人相交,于他邦是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传说,在此间却是先民同宇宙相往来的一个温柔注脚。上天不再冷峻、不通人情,它会因人类的不敬而风雷激荡,也会因人类的恭顺而布雨调风。平原上摇曳的篝火,大地上跃动的巫舞,是先民向上天的虔敬祝祷;遍地的佳苗,葱茏的山川,是上天向先民施加的厚重恩典。
  “瑞应”正是这种沉淀于先民心灵深处天人交感的结晶。“瑞应”之说,孔子之时就可以隐约见到。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句话中蕴含了祥瑞不至、灾异将临的意识。到了汉代,为了建构作为大一统基础的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对“瑞应”文化做了极大的推进。此时山川中的一草一木不再是平凡的生命,而是成为天意的昭告—帝王德行天下,海内清平,上天便会降祥瑞以应之。《西京杂记》曰:“瑞者,宝也,信也。天以宝为信,应人之德,故曰瑞应。”朱草、嘉禾、芝英等山川草木登入庙堂,成为天子修德、圣人出世的祥瑞,它们是天人交感间的媒介,是上天对人世的庄严宣告。
  随着历史的推移与文化的演变,“瑞应”逐渐脱离原来的政治文化语境,基本的含义也生出新的变化。很多祥瑞意象渐渐脱离宏大的政治叙事,其面向的对象逐渐下移,走向世俗,进入民间,成为民间吉祥文化的组成部分。比如连理木,在《宋书•祥瑞志》看来,是“王者德泽纯洽,八方合一,则为生”,而进入民间后,它成了美好爱情的寓意与象征。连理木其实也代表了大多数“瑞应”意象的演变,与政治和庙堂渐行渐远,与民间和江湖越行越近,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牡丹:天香国色贵牡丹
  【隐喻/ 富贵 吉祥】
  清代赵世学撰有《牡丹富贵说》,论及牡丹“有王者之号,冠万花之首,驰四海之名,终且以富贵称之”。富贵、盛名、王者,牡丹好似天生适合皇家园林。皇家与牡丹,以富贵相互印证,其中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
  唐代舒元舆在《牡丹赋有序》开头即点明:“古人言花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