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60字。
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
广西葛坡第一中学 名寻化
[论文提要]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个性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阅读、写作、活动等方面阐述了怎样在语文教育教学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 教育 创新
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举的持久战,更重要的是创新。”面对着知识竞争、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更需要新型 的人才,而新型 的人才更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所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创新将是永恒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个性,将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那么,作为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四有新人神圣使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有效果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呢?
阅读——创新的重要源,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
一、是要创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力。有专家指出创新意识不单是一种智能特征,还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维境界,一种人文氛围,一种宽松环境,当教学具有这种心理氛围时,学生的思维就进入了一个十分活跃的状态。当学生难在课堂上真正自由而充分地发展时,创新意识,迎新思维才有可能发生。
那么,该怎样做到呢?其一,是不要受制于主观模式,拘泥于刻板的程式。课堂上,教师无需严格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实施教学,“照案宣讲”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是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程度等课堂实际不断调整和修改自己的教法。学生因此就有了自己独立读书、思考,实践、质疑、探究的机会,从而为进行创新意识的产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其二,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国现代创新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你的嘲讽中有瓦特,在你教鞭下有爱迪生。”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包括尊重最落后的学生。只要他(她)在学习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就应予以肯定。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教学生写作文时,有个低年级学生写了这样的话:我的妈妈是个女的我的姐姐比我高。 这看似废话,但斯教师没有改动。她说,这个地方不用改,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不那么说了。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就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的水平。此时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尊重全心全意的自尊心。如课堂上有的同学可能由于没有专心到场而在他自己的发言中重复了同学或老师的意见。这时老师就应善意地进行引导:“这个意见前面已经提过,某某同学再强调一下,也是好的。”这样一来,不但没有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而且巧妙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当学生对自己的看法提出异议时,教师决不能顾自己所谓的脸面就给学生当头棒,或是漠然置之。师生的情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交流和增进,学生就进入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精神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