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4 19:1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90字。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
南宁二十一中:周老强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新教学大纲突出了语文教学在立足学生发展,塑造人格上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作用。把学生塑造成既有真才实学,又具高尚人格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向我们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呼唤。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教学,熏陶、感染、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异化,促进人格的高扬与发展,为孩子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健康的人格底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利用作者简介,进行人格魅力熏陶。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上极想张扬个性,摆脱束缚,也特别容易崇拜名人。他们渴望了解这些名人、伟人的成长道路,从中借鉴、帮助他们扶正祛邪。新教材中有不少介绍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卓有成就的人物事迹。如《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邓稼先》、《玛丽•居里》、《梦与泪》、冼星海《给母亲的一封信》等,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名人事迹的介绍、简明扼要地评述,扣动学生的心扉,使之从这些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身上领悟到他们共有的特质。认识到,尽管他们的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每个所从事的领域也不相同,工作性质各异,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自己祖国的挚爱,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地把个人与祖国的建设,民族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地联系起来,具有高深的人格,博大的胸襟。这些品质是促使他们事业有成的原动力。通过了解名人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讲座如何将爱国主义化为具体的行动,如何把个人与祖国需要联系起来,提高自身的价值定位。
发掘教材里的思想内容,在教学中进行人格感染。文学与人生息息相通,好的文学作品能激励人心,使人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职高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佳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供我们因材施教,进行人格教育。如:于是之《幼学纪事》,把我们带到了那苦难的岁月,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出身贫寒的莘莘学子求学的艰难路程。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形式,叙述着那凄凉辛酸的往事。既催人泪下,又催人奋进。他那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不正是我们今天年轻人立业所需要的品格吗?臧克家《昆仑飞雪到眉梢》,让我们感受了德高望重的学者“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启迪我们追求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