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6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份)
- 资源简介:
共2份。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6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暴戾与臣民文化
随着网络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日益增大,网络表达越来越成为中国老百姓公共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与此相伴随,网络上的言语不负责和情绪化渲泄,甚至语言暴戾,也日见显著。
网络表达的空间扩大说明社会的开放与自由,而网络暴戾却也是这种开放与自由的副产物,如果民主化建设要的就是这种正负效果的相生相抵与相克相消,那就正好授人以柄,给“需要被管”的说法提供了论据。结果,我们会发现一个两难的困境:如果一任暴戾泛滥,将可能重新培植暴力与激进,而进行管控,又可能让慢慢打开的闸门重新合上。两种情况,都对渐进深化的政治改革十分不利。
我在3月5日的专栏文章《我看30年之政治变化》一文中,曾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变化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做过分析,其大意是说这种变化主要围绕经济与社会的开放而发生,又主要服务于市场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这既是充分肯定,也陈其不足,即认为从今往后,基于政治自身的变革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已经注意到,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打破权力无所不在的垄断,但垄断的消解却未必一定会自动产生民主政治与公民社会。
中国网络公共化表达的出现,与因特网技术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流通的强大能力有关。因为这种日益强大的能力,让各种实名或匿名的意见表达挣得了一片天地。然而,这种应运而生的公共空间虽然对现实产生了影响,其效应却仍然迂回曲折,以致在现实与网络世界之间呈现反差。正是这种反差,给网络暴戾留下了空间,让各种极端化的思潮与情绪可以借此孕育发酵,并获得响应。而且,往往现实表达的成本越高,网络表达的热度就越络暴戾的程度也就越高。
道理很简单,要求一个带有情绪的发言者恪守理性、包容与责任,那是很有些苛求。而且,对于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答案的人来说,简单往往比复杂,概念往往比分析,叫骂往往比说理,批判往往比理解更具有影响力,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叫骂与泄愤充斥于网络。
其实,这种现象,在其他领域也都或多或少地有,它其实是一种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恶搞,是众声喧哗中看谁音量大的比赛,也是管控社会一旦闸门松开后所势必会产生的现象。
所以,治理网络暴戾,并不是要一味对其删节,而是要以现实中日益健全和开放的表达作替代,让公民在实名、且受到充分法律保障的现实环境中自由发言,充分享有对公权力的评论、批评与监督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理性、中庸与建设性合作,包括建设性批判的精神。而当一个社会为理性、中庸与建设性批判提供了足够充分的空间时,虚拟世界中的语言暴戾自然就会失却影响力。
基于此,完善网络表达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公共舆论空间的建立。其实,古代贤君已经知道“防民之口胜于防川”的道理,现代治理更应该讲究因势利导,以建立健全正当的权利表达机制为上。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公民社会的发育,才是消解和战胜各种激进主义的至上之道。
人类的政治史早就说明,理性与建设性批评是一个社会公民文化成熟的标志,而冷漠与暴戾的并存或两极摆动,则是臣民文化的双生子,后者除了营造被动的顺从,还同时培植情绪化的逆反,而从臣民到暴民,其间也并不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精神鸿沟。所以,理性、温和与忠诚,从来就是开放与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思想意志的集中,最终只会让权力意志自身受到损害。
1.下列各项中对“网络暴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网络暴戾”是一种充斥于网络的极端化思潮与情绪表达。
B.“网络暴戾”是一种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恶搞,表现为叫骂与泄愤。
C.“网络暴戾”是臣民文化的产物,它一定会促成人们从臣民到暴民的转变。
D.“网络暴戾”是一种激进主义的表现,它会营造被动的顺从,同时培植情绪化的逆反。
2.下列各项不属于“网络暴戾”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经济与社会的开放与自由使网络表达的空间扩大,却也产生了副产物——“网络暴戾”。
B.“网络暴戾”的出现与因特网技术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流通的强大能力有关。
C.现实与网络世界之间的反差,让各种极端化的思潮与情绪孕育而生。
D.现代治理更应该讲究因势利导,以建立健全正当的权利表达机制为上。
3.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不能任暴戾泛滥,那将可能重新培植暴力与激进;也不能进行严格管控,那定会让慢慢打开的闸门重新合上。两种情况,都对渐进深化的政治改革十分不利。
B.网络暴戾的程度高是因为人们在现实中表达的成本络暴戾,要以现实中日益健全和开放的表达做替代,让公民充分享有对公权力的评论、批评与监督权。
C.当一个社会为理性、中庸与建设性批判提供了足够充分的空间时,虚拟世界中的语言暴戾自然就会彻底消失。所以,完善网络表达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公共舆论空间的建立。
D.思想意志的集中,最终只会让权力意志自身受到损害。所以,理性、温和与忠诚,从来就是开放与自由选择的结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延昭本名延朗,后改焉。幼沉默寡言,为儿时,多戏为军阵,业尝曰
……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6届)第一次月考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48分)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shà)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qīng)盆。
B.唱的多是情歌酬和,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xìng),用各种譬(pì)喻比赛机智才能。
C.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在刚果河畔(bàn)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潺(chán)催我入眠。
D.他们有确信,他们在前仆(pū)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抹(mǒ)杀,消灭于黑暗中。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瞭(liào)望 赎(shú)罪 枷(jiā)锁 义愤填膺(yīng)
B.踉(niàng)跄 卑鄙(bǐ) 镣(liào)铐 心急如焚(fén)
C.峰巅(diān) 静谧(mì) 磐(pán)石 骇(hài)人听闻
D.祈祷(dǎo) 签署(shǔ) 熨(yù)帖 契(qì)约
3.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A.油然而生 浑身解数 谈笑风声 改斜归正
B.莫明其妙 所向披靡 装腔作势 按步就班
C.鹦鹉学舌 招摇过市 明哲保生 阴谋鬼计
D.抑扬顿挫 叱咤风云 安然无恙 如释重负
4.下列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 高瞻远瞩——鼠目寸光 呕心沥血——处心积虑
B.当机立断——犹豫不决 博古通今——坐井观天
C.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D.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安居乐业——颠沛流离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迹罕(稀少)至 置之度(限度)外 天衣无缝(破绽) 气象万千(景象)
B.骇(惊吓)人听闻 漠(一点)不关心 化险为夷(平安) 豁然开朗(明亮)
C. 世外桃源(源头) 不期而遇(相遇) 义愤填膺(胸) 兴高采烈(兴致)
D.欺世盗名(欺骗) 微不足道(不值得) 浅尝辄止(就) 抑扬顿挫(曲折)
6.选出短语结构完全不相同的一组( )
A.艺术三昧 手段卑劣 兴师动众 望穿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