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个字。
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新尝试
——《与朱元思书》教学案例
长兴古城中学 曾善车
【案例题旨】吴均,梁陈时期的史学家,在诗文方面成就较高。《梁书》本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之吴均体。”吴均以写景小品文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非常适合朗读。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于文言文缺乏学习兴趣,感觉枯燥乏味,读起来拗口难以理解。本案例试图研究的问题是1、怎样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及习惯;2、如何寻找一个突破口使学生产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案例背景】《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诗文优美意境和深邃哲理,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而这篇课文属山水小品,文章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课文中蕴含着大量的美的资源,如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等等,因此,我把“熟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品味写景佳词妙句,提高审美能力,及通过想像对美的再创造能力”确定为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在活动中,以“导”为激发兴趣的前提,以“读”为激发兴趣的手段,以“美”为激发兴趣的因素。通过阅读,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因素的文章中去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诱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案例片段】(片段一)精心导入,诱发兴趣。
师:(出示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一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同学们,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皆喜好山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他们无限的情思,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不少的传世之作,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了哪些山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