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16 11:5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70字。

论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秋实中学   关玉华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而新的学习方式能否落到实处,跟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作为引导者的教师,除了教师自身在转变教学观念等方面作出调整、改变,在教学中还有义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什么?
新课程不仅重教学结果,更注重教学过程。教学不仅要寻找问题的答案更是要发现和研究更多的问题。
二、课例的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在教学自读课时我采用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精神。这种教学指导思想可以描述为: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此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同时也得以提高。
在5班以课堂讨论的方式开始教学。随着讨论深入,学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有些超出了教师备课范围,确实令人“难以招架”。我也有意识把学生提出的问题重新抛给学生,教师不给与解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学生似乎受到了刺激,问题越提越多,内容变得越来越怪,情绪也越发高涨。可以想像,这是一堂问题繁多,很多问题又不能解决的“问题课”。
在6班的教学中我将可能引发学生漫无边际提问的环节统统删去,并精心设计了可按教师意图讨论的系列思考题,用以诱导“偏离主题”发言的学生能“迷途知返”,回到“正题”上来。教师提出预设问题“先发制人”,接着引导学生找到答案。就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各种问题的答案皆接近教材上所给的参考答案。课堂气氛沉稳而有序。
两天后,我进行测验,两班的语文成绩略有差别,5班的成绩平均分比6班低1分,而开放性题答的比较好,6班的基础知识答得准确。一周后,我进行调查 “你在最近的语文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6班学生答哪一课的都有,而5班则比较集中反映对那节自读课感兴趣。
其中我们不难发现:在6班学生思考的问题都是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它似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学生的思维方向,限制着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阻碍着学生思维、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极为不利,离开了教师,学生不能自主确定学什么,不懂得怎样深入思考,提不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问题的解决
在新课程标准这样写道: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复杂化了,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学的知识。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这时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感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