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00字。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标要求】(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列举唐太宗在军事上的主要业绩,归纳唐太宗在用兵上的特点。
2、通过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原因和经过,探讨在封建社会的宫廷中,类似玄武门之变的事情经常发生的原因。
3、总结唐太宗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理解它对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发展及民族的融合所起到的作用。
4、了解唐太宗的用贤和纳谏,探讨用贤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和概括唐太宗的用兵特点以及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讨论唐太宗个人在贞观之治中所起到的作用,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唐太宗的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2、通过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的学习,体会唐太宗在对待各民族问题上的平等态度和开放的胸襟。
【教学重点】:唐太宗的主要作为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在古代中国社会皇帝纳谏的积极作用
2、分析纳谏与现代社会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你对唐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那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皇帝呢?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提取有关“唐太宗”的信息,导入新课。
一、人生经历
(一)出身显赫,青年闯将
1.少年英雄(公元599——公元617)
公元599年1月,李世民出生在今陕西武功县一个姓李的官僚贵族家庭。李氏家族是关陇贵族集团之一,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这是最高武官。后来因辅佐北周代替西魏有功,被封为八柱国之一,死后追封为唐国公。祖父也任北周的柱国大将军,父亲李渊还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姨侄。
作为世代显赫的将门之后,李世民从小受到家庭尚武习俗的熏陶,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剑战攻伐和文韬武略。青少年时代的李世民不仅练就了一身精湛的好武艺,而且还喜欢浏览兵书战策,少时就熟读了《孙子兵法》,并且能够用孙子之言与父亲李渊讲论用兵布阵的策略,深得父亲的喜爱。
在他八岁那年,杨广谋杀了父亲隋文帝,成为皇帝,是为隋炀帝。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