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00字。
中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四川省广汉中学 王小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为此我国现阶段提出了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大决策,更是教育指导思想的重大突破与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学科,对于实现这一转轨,作用极为重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对此作了专门的阐述:“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进步文化,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工程,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全面展开,从而提高民族素质,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改革课题。
素质教育,把人的和谐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教育工程,要实施这一整体工程,语文科是素质教育工程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这既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更需要学校整体系统的良性循环,具备良好的运行机制,需创造以下必要条件:
1、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素质教育的大气候。语文素质教育,旨在克服应试教育之弊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属学校重大改革举措,势必引起家长、社会的反响与疑虑(“不务正业”、“出风头”等等),因此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报纸电台等,大张旗鼓宣传素质教育,使之深入人心,支持配合语文素质教育的进行,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素质教育的网络系统。
2、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除学校应有勇于开拓、富于实干精神、办学民主的领导班子外,还必须建立一支稳定合格、高质量的语文教师队伍。我认为,根据目前中学语文教师队伍现状,应强化以下工作:①提高思想素质,仅靠金钱物质,是不能充分满足教师心理需要的,要努力培养教师高度自觉地献身改革、献身学生的精神素质,没有事业心、责任感,两眼只盯钱多钱少的职业型老师,是无法也不可能搞好语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当然作为学校领导,也应在分配政策上,主动向改革者倾斜,承认其艰辛繁重的劳动。②提高业务素质:除具备坚实的语文教学技能外,还应广泛学习“心理学”、“人才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有关素质教育方面的知识,棋琴书画、天文地理、理化生数、宏观微观、样样涉猎,略知一二,这样才能高瞻远瞩,闯出新路,搞出特色,获得语文素质教育的成功。③培养使用青年教师:他们是语文素质教育的生力军,要给他们压担子,布置语文教育的教改任务,使其早日成才;要督促他们广泛的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向中老年老师学习;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使之全身心地投入语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之中。
3、要建立科学的对教师、学生的评价体系。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要树立新的人才观,不能只重学习,不重品德;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只重在校情况,不重校外表现。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可操作的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行考核的评价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正确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切忌片面偏颇。除全面评价学生素质外,对教师的评价更应公正全面、客观民主、透明度强,要制定全面的评价标准,该量化者必须量化,改变那种仅凭印象、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