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作文素材整理
- 资源简介:
约5010字。
二、文本素材开发
(一)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期间他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 诗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角度一:年迈未敢忘忧国。曹操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烛之武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即使年纪老迈,但仍然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角度二:智慧就是力量,巧妙的论辩能够化解干戈。从某种意义上讲,智慧、才辩就是力量。烛之武孤身一人,深入虎穴,面对虎狼之国的强秦郡主秦伯,他先利诱,满足秦伯的贪欲,继而以巧妙的离间战术,瓦解了秦晋联盟,最后终于使秦兵不战而退。
角度三:把握机会,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虽然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但他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把握住国家危 亡的机会,把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他孤身深入虎穴,与秦伯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把几十年积蓄的能量在瞬间发挥 出来。“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没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精彩应用
夜缒而出
是夜,万籁俱寂,黯淡的月光中,烛之武凭借一条粗陋的绳 索,艰难地顺墙而下,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秦营。这是艰难而伟大的一步啊,一步迈出,就迈向了有去无回的危险,迈向了生死难料的险途,迈向了虎视眈眈的虎狼之窝。
满头的白发飘扬在深秋的寒风中。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国将不存,何以家为?于是他前行的蹒跚脚步更加镇定。今夜的月光啊,照耀着一个老人执着前行的身影,照耀着一颗慷慨赴难的爱国之心!
思考,换个角度
当烛之武坚定的脚步踏在通往秦营的道路上时,秦穆公已端坐在营帐之中,摆开了咄咄逼人的架势。
假如烛之武开口便是“郑国怎么怎么重要”,“郑人如何如何勇敢,不畏强敌”,那么遗留下的将是他殷红的鲜血和郑国在诸侯版图上的消失。但是,烛之武没有那样,他换了一个角度。他大度地站到了秦国的立场上,处处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不仅使自己化险为夷,更在黑云压城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使郑国在战争的风暴之中得以保全。烛之武用勇敢的行动向我们再一次表明:换一个角度思考,你将得到一片崭新的天地。
(二)荆轲刺秦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送别,荆轲刺秦,慷慨悲歌,大义凛然,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