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与语言教学的艺术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语言与语言教学的艺术<br>
·周崇典·<br>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它对教师职业尤为重要。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完成历史使命、履行神圣职责的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br>
语言是教学的重要的手段。运用语言表述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因此,较高的语言表达艺术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的教师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为平淡为神奇,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记得中小学时代,听有的老师讲课的确是一种享受,一段精辟的阐述,让人终生难忘;一个贴切生动的比喻,引得同学们敞怀大笑,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使我们既放下包袱又羞愧不已;一段声情并茂的讲解,常常激起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烈向往。所以,人们常说“教师全凭一张嘴”,此话在一定意义上是不无道理的。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在职业技能上,教师应把语言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那么对教师的语言有哪些要求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br>
一、教学语言的特征<br>
同其它行业和职业所使用的语言相比,教师语言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即规范性、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教育性、审美性。下面分别论述。<br>
(一)规范性。规范性,是指符合汉民族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教师为人师表。在学生看来,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法的。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br>
教师语言的规范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教师必须运用国家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模范。普通话必须成为教师的职业语言。如果一位教师只会用方言土语教学,那么,即使他妙语连珠,也算不得规范化的语言。用方言讲话不规范,用普通话语音讲话,语汇、语法方面出了问题也是不规范的。例如,一位教师指着黑板的某一地方说:“同学们,请看这个地掌儿(地方),要看清亮(清楚),不能囫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