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大题,约7200字。
温岭市之江高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题
命题人:朱于新 2005年9月
一、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谲( )诈 朝暾( ) 猿猱( )崔嵬( )
钟鼓馔( )玉 伫( )立
二、 填空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2、( ),奔流到海不复回。
3、( ),千金散尽还复来。
4、冯友兰提出的人生的境界从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 )、( )和天地境界。
5、仰之弥高,( )6、君子坦荡荡,小人( )
7、生于忧患,( )
三、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________不同的。_________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答案。比如,19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回答有时候就非常_________,特别_________。
A.迥然 虽然 犹豫 渺茫 B.迥然 即便 忧郁 暗淡
C.决然 虽然 忧郁 渺茫 D.决然 即便 犹豫 暗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画分为四个等级来进行解释。
B.道德行为并不单是遵寻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
C.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祟高任务。
D.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3.下列句子中虚词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只要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
B.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C.他做的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为了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D. 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是宇宙的一员。
4、对下面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天民:明乎天理、适乎天性的贤者。 慰藉:安慰。 芸芸众生:一般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B、福祉:幸福。 戚戚:忧惧的样子。 改弦更张:指更换手中的弓箭。
C、甫定:刚刚安定。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姿态的美好可爱。 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而能说中要害。
D、谲诈:奸诈。 释怀:消除心中的挂念。 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行动,来帮助受灾地区政府应对灾难,任何国家作出的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
B.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议取消每周休息两天的“双休制”,改设月末连休四天的“小黄金周”,但此建议要被采纳尚需有关部门达成共识。
C.中国领导人获悉8名中国公民在伊拉克被挟持的消息后极为关心,当即号召中国外交部和驻伊拉克使馆等方面,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全力解救被挟持人员。
D.自1994年5月建成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核电站累计实现上网电量总共1402亿千瓦时,有利于缓解了粤港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没有希望的人,就是_____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_____。
(2)可以说,没有回忆,文学艺术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人 ②绝望的人 ③失去光彩 ④干瘪得不成样子
A.(1)①② (2)④③ B.(1)②① (2)③④
C.(1)②① (2)④③ D.(1)①② (2)③④
7.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歌德已经风烛残年,但仍孜孜不倦地工作。
B.社会上一些根深蒂固的不良风气,又有所抬头,需要各级领导引起重视。
C.只有平时把握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伟大事业,才不会荒废自己的蹉跎岁月。
D.他的书架上有书报杂志,也有工艺摆设,真是五光十色,花样繁多。
8、对下列句子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