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字。
激发学生课堂兴趣“五法”
江西省丰城三中 余逊云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提到的“乐之者”就是对“它”感兴趣。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也就谈不上喜欢,更谈不上了解了。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一些经验作个介绍。
一、“士气”振作法
“夫战,勇气也”。作战要有勇气,有士气。教学中,学生也应“一鼓作气”,学生的士气振作了,学生兴趣有了,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
1.利用传统的节日、名人伟人的生日、重大事件的纪念日进行教育。
在使用台历的过程中,我发现台历中对传统的节日、伟人的生日和重大纪念日都有提示。这些特殊的日子,都有各自特别的意义,很有教育作用。于是,我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配上很有教育意义的演讲词,在课前富有激情地演讲一番。如端午节讲屈原,中秋节讲团圆,“七一”纪念日讲党史,元旦节日进行新年献词……
2.唱一支或一段振作“士气”的歌曲。
一首好的歌曲就是振奋人心的号角。“长征组歌”“延安大生产的劳动号子”“大刀进行曲”等,曾经激励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课前唱上一段歌曲,尤其是一些能激发学生热情的曲子,可以振作学生的“士气”。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的睡意未消退,唱一曲“昏睡百年………”或“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不仅驱散了学生的睡意,还调侃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趣地进入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