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A)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道小题,约6090字。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A)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毎小题2分,共50 分。)
1.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判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帜。”以上论断共同说明
A.文化由政治和经济决定 B.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C.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 D.文化能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
2.两千多年前,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苏格拉底用思辨哲学开辟了西方文明,释迦摩尼在其冥想中启发了印度文明,而中国的孔子则在世界的东方写下了中华文明的遗传密码。这反映了
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规律
②各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在自身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④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015年11月 9 日,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闭门会谈。回答3〜4题。
3.尽管不同年代和时期,“先生”一词指代的对象不尽相同,但该词一直是中华民族自 古以来就有的一个尊称。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也互称“先生”。 这说明传统文化
①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②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斯积淀 ④能够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习近平和马英九都强调,要顺应民意,要加强两岸文化和教育文流合作,传承和弘 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同胞精神纽带。这反映出
①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创造力
③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5.“如果全世界都只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只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各自孤立发展
③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迸世界文化发展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
A.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④
6.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典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家.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这说明
①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基本要求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文化创新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7.南京小伙于某为了夸奖西班牙客户的小孩,多次掌心向内伸出两根手指做出“V” 字。他不知道,掌心向内对西班牙人来说是侮辱人的意思。小孩爸爸忍不住打了他一拳,公司丢了这笔业务,他也被炒鱿鱼。这主要说明
A.不同地域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B.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产生的交往方式会完全不同
C.文化差异只有通过交往时的行为举止才能体现
D.如何对待文化差异已成为商业谈判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8.古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传播和交流之路。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暂学、科学,中国的印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也实现了相互交流。这主要说明
A.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商品交换的过程 B.商人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