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宾语前置句ppt
- 资源简介:
共12张,文字材料约2450+1070字。
高三年级 语文学科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句
主编人:汤少敏 审稿人: 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与掌握宾语前置句句式与用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归纳出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读懂文言文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准确辨析并翻译宾语前置句。
一、考点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查形式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 B)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倒装句中,分为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重点考查是宾语前置句。 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放在句子理解和翻译题中进行。文言句式往往隐含在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通过翻译和断句的命题方式进行考查。
二、规律总结
(翻译下列句子,分析各句中宾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归纳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用法。)
规律一:
格式: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翻译:
2、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
翻译:
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翻译:
4、成语: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翻译:
规律二:
(一)格式:
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翻译:
2、沛公安在?(《鸿门宴》)
翻译:
3、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翻译:
(二)格式:
1、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翻译: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翻译:
3、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
翻译:
规律三:
格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翻译:
2、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翻译:
3、成语:唯利是图 唯贤是用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