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全人格的培养看语文教育的终极关怀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仔细听听,大自然中任何两只鸟,即使同是黄鹏,它们鸣叫起来也绝不会按照同一个旋律,深入了解,社会上任何两个人,哪怕是一卵双生,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一定会判然有别。人的个体差异不但表现为生理特征,而且表现为心理个性。人格,简单说来,就是人的心理个性。用辞海的话,就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格是一个人成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别于他人的、一贯的行为倾向和反应模式,也就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br>
人格的形成,除了先天的遗传素质这个基础外,更重要的是个人后天的实践。这就如同一棵树,种子承载的遗传密码决定了它是一棵柏树、松树,还是一棵桉树、榆树,而到底能长成什么样,是直,是弯,是茂盛,还是枯萎,就得看土壤气候,风雨雷电,甚至这棵树身边的一切。人与世界存在着三种关系,第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是人与自己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人的实践也有三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对象化过程,叫做科学实践;人与人,即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对象化过程,叫做社会实践;人在与自己的关系中,对象化为以语言为载体的精神世界,这一对象化过程就叫做语言实践。正是在这三种实践的过程中养成了人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