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50字。
一、 导人新课部分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道痴情太痴狂……看人间多少故事,最销魂梅花三弄。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一句中“情”的含义是什么? 因为爱情,成为人们演绎的一幕幕或悲或喜的故事也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把握,更要找到课本与社会生活中的结合点,通过学习课本来关注社会现象,今天我们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关注社会现象。所以,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其实每个人对爱情的感悟、理解都不一样,成人们都试图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今天,我们欣赏当代女诗人舒婷一首《致橡树》,希望欣赏后能得到一些启发。 致像树舒婷
二、诗歌赏析
(一)整体把握、宏观欣赏 [诗歌的整体意象把握是对诗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故欣赏诗歌不可肢解诗的语言,否则,诗会显得枯燥无味。] 3.老师:从自读提示中可知,本诗可以理解为表现诗人爱情观的,按这一理解分析,诗人一开始就用意象表明了她的爱情观的吗? 诗人开始对某些爱情观持否定态度,然后用意象来表现自己的爱情观,这自然 将诗分为两个诗节,分在何处? (二)第一诗节赏析 请全体同学朗读第一诗节。
[鉴赏必须反复朗读、品味。] 2.老师:诗歌赏析需讲究方法 鉴赏指导:寻找意象,根据意象体味诗 人传递的情感。
请找出第一诗节的意象,它们依次是什么?
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诗人通过六个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我认为凌霄花是指现实生活中那种攀附他人的一种爱情模式,痴情的鸟儿是没有价值的单方依恋的爱情模式。 我认为凌霄花是攀龙附凤,痴情的鸟儿是小鸟依人,泉源、日光、春雨都仅仅是由衷的奉献,这些爱情关系中的双方不是本质上的平等,当然也缺少一种独立性,所以女诗人是持否定态度的。 诗歌的意象塑造借助语言,而语言的表达又讲究技巧,试分析第一诗节中语言表达上运用了哪些技巧?
运用了排比、比喻、象征、对偶 我们先欣赏比喻,六个意象六个比喻,我们只选一个赏析,其余的由同学们课余去品味。
[希望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会品味诗的语言的魁力,课后举一反三]
老师:试分析下面两组句子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诗多在意象上下功夫,而意象主动、形象可以借助许多手段,这三句诗人借助比喻,的确, 比喻能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比喻使意象更有感染力,比喻使诗歌更有诗的韵味。 这六个意象在句式上有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