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0字)
(注:此文于2003年10月获成华区教育学会个案研究评比三等奖、2004年4月获成华区第六届教育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开篇激趣——点燃学生心中那一把火
——我的一堂语文开篇课
成都三十八中学 杨文光
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有热烈的兴趣。
——陶行知《创造的教育》文中语
从教十一年,二十二个学期,已经接过六个年级的语文教学了。多年来,我一直苦苦追求一种结果,要在第一堂课就吸引住学生,让他们通过第一堂课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记忆中,2002年秋季在高中2005级4班上的那第一堂语文课,算是取得了一个好的成果。
授 课 过 程
那是开学的第一天,下午的第一堂课。
上课铃声一完,我迈着有力的步子走进教室,上了讲台。眼睛扫过全班同学的眼睛后,我开始了这第一课——这群高中学生第一堂高中语文课,这群高中学生的高中第一堂课。我没有自报姓名,也没有作简历介绍,因为,今天的第一课,我昨天晚上已经设想好了怎么上。自报家门,太俗。
转过身,我挥手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高”“初”。然后,发出了第一个指令,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一分钟后,同学们陆续发言了,有说“这两个字笔画不同,一个为10画,另一个为7画”的,有说“这两个字结构不同,一个为上下结构,一个为左右结构”的,有说“这两个字都是从一点开始”的,一时间人声鼎沸,气氛十分热烈。我微笑不语,任由大家畅言。
五分钟后,大家不再有新的看法提出。于是,我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这“高” “初”二字的不同,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此问一出,下面一片哑然,大家你望我一眼,我望你一眼,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是呀,平常谁想过这问题呀!
我知道,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愤悱” ①了,这就是“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不能言”了,这就是最佳的启发时机了。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演讲,深情的富有激情的演讲:
“其实,笔画的不同,结构的不同,都只是这两个字外在的不同。它们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有共同的开始,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局。你们看,这两个字都始于一‘点’,这说明,高中和初中都有共同的起点。但是,‘初’字的第二画是横撇,横走到一半就拐了弯。而‘高’字的第二画却是坚定的横,一直走到底。半路的变化导致了以后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是高中与初中的区别!你们的人生,也就像这两个字一样,可千万不能半路拐弯呀!”
一席话,说得我意气昂扬,听得同学们眼闪明光。他们完全被这一番意外的讲解吸引住了,他们的灵魂受着激荡,他们的思想已被照亮。
多年来,我一直追求通过第一堂课就吸引住学生,通过第一堂课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现在,我感到这个目标终于实现了。因为,同学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了他们对我这一堂课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