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40个字。
能力测试一
(一)[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日:“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日:“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日:“请献十金。”
公输盘日:“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日:“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⒈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宋无罪而攻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⒉下面相关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知而不争 环而攻之而不胜 B.以天下之所顺 将以攻宋
C.天下顺之 愿借子杀之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吾义固不杀人
3.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乙文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多因素是“人和”。
B、乙文最后一段深人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C、甲文表现出墨子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
D、甲文墨子此行目的是请公输盘为他杀人。
4.墨子“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什么?体现了墨子怎样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