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8640个字。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命题人:李桂芹审题人:侯建惠
(注意:本试卷共7页,共23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舞雩(yú) 无適(dí) 不舍(shè)昼夜
B.攘(rǎnɡ)鸡墦(fán)间粢盛(shènɡ)既洁
C.朝觐(jìn) 栎(lì)树触株折(shé)颈
D.巡狩(shòu) 庠(xiánɡ)序发于畎(quǎn)亩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莞尔而笑 舍瑟而作 日出而做日入而息
B.松柏后雕 不悱不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C.弃甲曳兵 缘木求鱼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D.法家拂士 侧隐之心 钻燧取火鲧禹决渎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任意)而斫之 离而腊(腊肉)之B.象(相似)吾故裤穷发(草木)之北
C.芥(小草)为之舟人之与人相贼(害) D.果蓏之属(类) 交(互相)相利
4. 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A.贤贤易色B.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C.小人学道则易使也。D.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5.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近,奚不之晋? ②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 ③则必将犀玉之杯 ④游于不用之国 ⑤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⑥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⑦一虱过之 ⑧争肥饶之地 ⑨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 ⑩何不试之以足
A.①/②⑤⑦/③④⑥⑧⑩/⑨B.①/②⑤⑦⑩/③④⑧/⑥/⑨
C.①/②⑤⑦/③④⑥⑧/⑨⑩D.①/②/⑤⑦⑩/③④⑥⑧/⑨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小人之过也必文B.己欲立而立人
C.风乎舞雩D.饭疏食饮水
7.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彝酒者,常酒也。B.吴王好剑,臣相剑者也。
C.贤哉,回也!D.义,人之正路也。
8.下列成语或寓言故事出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仁不让、见危授命、割鸡焉用牛刀、任重道远、欲速则不达、越俎代庖都出自《论语》。
B.以五十步笑百步、攘鸡、为渊驱鱼、为丛驱爵、自暴自弃都出自《孟子》。
C.大相径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邯郸学步、坎井之蛙都出自《庄子》。
D.守株待兔、郢书燕说、郑人买履、卫人嫁女、智子疑邻都出自《韩非子》。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先秦时期是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学派。有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等。
B.孔子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的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
C.庄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其基本底蕴是对社会人生的同情和关怀。
D.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或“兼相爱”,即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蜗居》这部连续剧就像一首城市的悲歌,着实冷酷,让我们看见了人生鲜血淋漓的真面目。我们的人性中的灰色远比书本和道德标准上那些黑白来得多。无论是指责哪一种生活方式,其实都是没有真正经历者的隔岸观火,说得轻巧而已。
B.《秦腔》人物众多,世相缤纷。各色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大小事件纵横捭阖,许多看似无关的小事,又彼此与主要事件相连,环环相扣,互相渗透。
C.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D.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昨天作客浙江人文大讲堂。这位被媒体称为最具个性的新闻发言人在杭的行程被排得很满,记者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地安排在从宾馆前往这次大讲堂的举办地杭州师范大学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