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40个字。
答谢中书书
教学目标
1. 以听读想象、各种诵读等形式,感受古人眼中的江南山川之奇美,体验多角度观察体验
自然的魅力。
2. 通过文章首末议论句的讨论,感受运用对偶句及以动衬静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体验古人山川之美中蕴含的别趣情怀。
说明:
大都市中的预备年级学生对自然山水的感受虽有初步的情感体验,但要体会中国古人以凝练简洁之语寄情山水的别趣情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有相当的难度的。为此,从六朝骈文音韵和谐,凝炼深邃的语言形式特点出发,通过听读想象,诵读联想来沟通语言与画面美景的联系;以文章首末议论句的讨论,结合对偶句,以动衬静手法运用目的思考,引发学生融情于理,融情于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演示有关富春江、楠溪江等画面。11.放多媒体,提出学习目标。
22.朗读课文。1先看听画面,引发回忆。
2.配乐中听读课文。激发学生进入文本
激发学生产生联想,感受文本所给予的画面之美,并有感而发,同时大致了解文意。
听读想象
以高峰清流的峡谷风光,两岸石壁,青林翠竹等五幅画面为综,反馈描述美景。结合语句及重点词语注释,启发学生的想象。结合注释,文中语句解说自己想象的最美画面。把语言的品位融到对美的图景的想象及表达之中,体验古汉语凝炼含蓄的美,并通过表达沟通古今,提高言语的质量、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