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课时,约10200字。
雷 雨
作者:语文组覃兰菊
【教学目标】
(一)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二)体会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三)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
【难点、重点分析】
1.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雷雨》的人物形象塑造,历来为人称道,原因就在于人物性格是复杂,立体的。主要人物周朴园是冷酷无情的资本家,是心狠手辣的吸血鬼。他在众人面前道貌岸然,庄重严肃,是一个伪君子。但其内心深处,也有一点怀旧之情。他厅堂里的旧家具,他要找的旧雨衣旧衬衣,也不全是故作姿态。他对旧日情人侍萍,多少保留了一点思念。尤其是他遇有不如意之事,更想借这一点思念之情来寻求慰藉。但周朴园的本质毕竟还是资本家,所以当侍萍身份明朗之后,他的温情便烟消云散,立即以严厉冷漠、安抚收买等对付下等人的手段来赶走这个刚才还在追思怀念的旧时情人。周朴园的心理变化符合其性格特征,所以人物形象才显得真实可信,有立体感。
鲁侍萍是刚毅正直、备受屈辱的下层劳动妇女。她对周朴园有深仇大恨,所以发誓不过周家的门。30年后,在鬼使神差般地见到了那个“周大少爷”时,她竟不能自己,吐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且还向周朴园承诺不把这段隐情告知鲁贵。周朴园怀念旧情,她也有所触动:“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这似乎又有点软弱。但侍萍毕竟是侍萍,她控诉周朴园的罪恶,拒绝周朴园的施舍,使其主导性格得到凸现。刚强中偶露软弱,怨恨中稍有温情,这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丰满。
2.潜台词的揭示。
潜台词就是台词之外包含的大量信息或言外之意。也就是角色嘴里没说但心中在想的内容,或嘴上这样说心里那样想的内容。潜台词常借助舞台提示或通过演员心神化一的表演而让人体味咀嚼。例如鲁侍萍找女儿来到周家,似曾相识的室内环境使她重温旧梦,而柜上的那张“死去的太太的照片”使她意识到自己又跨进30年前同一个周家的门。此时周朴园走出来问她:“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鲁侍萍不由自主地“看着他”回答。这“看着他”三字提示,就有一系列的潜台词:30年不见,他脸上还有当年的旧痕吗? 30年供我照片,留我旧物,真的不忘旧情吗? 30年隔绝又重逢,他能认出我吗?再如鲁侍萍“(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一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反映了侍萍心里由矛盾到痛楚到愤怒的复杂变化过程,其中潜台词的容量大大超过了有声语言。
3.标题的象征意义。
《雷雨》的标题既点明戏剧情节发生的自然气候:“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样的天气终于导致夜间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与这种恶劣天气并行发展的是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也酝酿而且终于爆发一场毁灭性的“雷雨”:四凤、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自然界和家庭内部的“雷雨”其实正象征了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作者用“雷雨”为题形象地告诉人们: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场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动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雷雨的一些相关知识;
2、了解戏剧的一些知识;
3、分析雷雨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知道现代文学史